内容简介
湖州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湖州人在二十五史(二十五史是中国历代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见诸二十五史的湖州人或对湖州作出巨大贡献的贤守贤达。本书围绕“政治军事”“思想科学”“经学史学”“文学隐士”“书法绘画”五大主题,从先秦到明清,追寻湖州历史先贤,释放无穷魅力的湖州人文基因。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先秦两汉六朝时期
曹不兴:“落墨为蝇”的佛画之祖
王羲之、王献之:书圣父子的吴兴帖
张僧繇:画龙点睛张家样
柳恽:江南春暖采白
沈约:四声八病永明体
吴均:家世寒贱的南朝文豪
丘灵鞠、丘迟:江左文学世家
沈炯、沈众:工诗善文沈家子
陈朝帝子:善文学精书艺
第二章 隋唐时期
僧智永:半得右军之肉
徐齐聃、徐坚:“拟汉班氏”善文辞
颜真卿:西亭碑记湖州帖
释皎然:唐代诗僧之冠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
钱起:“大历才子”诗名盛
孟郊:经典诗篇永流传
沈既济:唐代传奇小说第一座高峰
沈传师:有乃父之风,并有楷法
沈亚之:吴兴才人怨春风
杜牧:一年人住岂无情
陆龟蒙:顾渚试茶,皮陆唱和
第三章 宋元时期
梅尧臣:共爱霅溪风物美
张先:爱影成痴十咏图
文同、苏轼:文苏都是湖州派
苏轼:尚爱此山看不足
刘述、陈舜俞、朱服、俞汝尚:苏轼的湖州朋友圈
米芾:蜀素还题苕溪诗
沈与求:南渡名臣尤善为诗
叶梦得: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葛胜仲、葛立方:岁寒三友出菁山
姜夔:吴兴的白石道人
吴潜:苕霅水能清,更有人如水
周密:宋词的完美殿军
赵孟顺:人才迭出吴兴派
王蒙:天下第一王叔明
第四章 明清时期
张羽:吴兴八景静者居
徐贲:工诗善画北郭生
归有光:明文第一留书长邑
徐中行:天目青箩侠肝义胆
茅坤:文宗唐宋八大家
臧懋循:传承元曲文学大家
沈周、董其昌:平淡天真江南景
凌濛初:多才奇人的晚明悲剧
金廷标:频得天子添墨的白描大师
沈铨:日本“舶来画家第一”
费丹旭:费派仕女秀江南
朱祖谋:清词殿军擅书艺
第五章 补遗篇
释怀素:满壁纵横千万字
释高闲:擅以白绫作真草
燕文贵:燕家景致无能及
钱选:潜心墨耕雪川翁
吴昌硕:海上画派领袖
前言/序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 营养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 强调,要尊崇历史、研究历 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二十五 史为代表的纪传体史书,以 本纪、列传、表、志等形式 ,纵横交错,脉络贯通,记 载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概貌; 同时又以中国历代王朝的兴 亡更替为框架,反映了中国 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使中 国和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上拥 有数千年连贯、完整历史记 载的国家和民族,是值得我 们时刻关注的跨时代的文化 瑰宝。 湖州历代多史学家,史 书著作和研究成果颇丰、影 响颇深。二十五史中就有三 部史书是湖州人编撰的,分 别为南朝沈约撰写的《宋书 》,唐朝姚思廉在其父姚察 创作基础上撰写的《梁书》 与《陈书》。二十五史记载 的人物,如灿烂的星辰,照 耀着中华大地。浙江省名列 二十五史的人物有2000多 人,其中湖州逾400人,位 列全省前茅,当中不乏高逸 之士、饱学之儒,亦有刚猛 勇士、清正名臣,他们的精 神之光穿越时空,照烁古今 。 铭记历史,意在启迪未 来。九届湖州市政协按照“ 一年出一册、五年成一套” 的工作思路,组织编写《二 十五史里的湖州人》,拟围 绕“政治军事”“思想科学”“ 经学史学”“文学隐士”“书法 绘画”五大主题,追寻湖州 历史先贤足迹,释放湖州人 文独特魅力,从而激励人们 更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 大精神,更加坚定践行“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更加积极投身“在湖州看 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 实践,更加奋力续写新时代 湖州人蹲厉奋发、勇毅前行 的华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