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数字化、全球化的浪潮里,在公共管理实践逐渐向公共治理实践转型的背景下,数字技术已成为公共治理实践的必要手段。相比公共管理,公共治理的主要特色之一是有多个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公民个人、
私有企业等非政府主体与政府协作完成公共服务供给、公共事务治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已成为数字公共治理的新趋势。本书提出了数字公共治理生态系统的概念,并从模式、平台和机制三个维度对其服务创新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在模式维度,本书分别从政府外部治理和内部运作入手,对公民通过参与政府数字治理和企业参与政府数字化运作中的多主体协作模式进行研究;在平台维度,本书分别从平台技术、流
程和数据入手,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下的平台智能化、工作流支撑下的平台业务流程建模,以及大数据驱动下的平台治理决策这三个内容对数字公共治理平台的构建进行研究;在机制维度,本书分别从政民
和政企交互入手,对公民通过参与数字公共治理与政府进行价值共创的治理机制,以及私有企业以公私合营方式参与政府数字治理项目的治理机制进行研究。本书采用设计科学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和问卷调查
研究方法,试图通过七个子研究内容,为数字公共治理生态系统中多主体协作的模式、平台和机制给出一些探索性回答。
目录
第一章 数字公共治理和多主体协作的研究问题提出 /1
一、数字公共治理中多主体协作 /1
二、研究问题 /3
三、研究内容 /6
四、研究意义 /9
五、研究框架 /13
六、结构安排 /15
第二章 数字公共治理和多主体协作相关理论 /18
一、数字公共治理 /18
二、多主体协作相关理论 /20
三、本章回顾 /35
第三章 数字公共治理中多主体协作模式:公民参与政府治理
视角下 /37
一、本章研究问题及其研究范式 /37
二、数字公共治理生态系统治理模式的设计:以线上线下整合
公民参与为例 /40
三、数字公共治理生态系统治理模式的评估:以线上线下整合
公民参与为例 /47
四、本章回顾 /57
第四章 数字公共治理中多主体协作模式:企业参与政府治理
视角下 /59
一、本章研究问题 /59
二、研究基础:政府智能治理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60
三、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的政府智能治理变革框架和
运作模式:以城市大脑为例 /63
四、政府智能治理变革框架的结构性风险分析:以海淀和
杭州城市大脑为例 /68
五、本章回顾 /73
第五章 数字公共治理中多主体协作平台:人工智能技术支撑
视角下 /74
一、本章研究问题 /74
二、研究基础:政务服务平台化和智能化 /76
三、人工智能支撑下平台型政府的技术框架 /78
四、人工智能支撑下平台型政府的实践路径 /83
五、本章回顾 /86
第六章 数字公共治理中多主体协作平台:工作流建模视角下 /88
一、本章研究问题 /88
二、研究基础:协作式数字公共治理平台和工作流建模 /90
三、协作治理平台工作流建模的可扩展框架 /93
四、框架验证:以公民诉求处理平台工作流建模为例 /104
五、结果讨论 /108
六、本章回顾 /108
第七章 数字公共治理中多主体协作机制:公民大数据驱动视角下 /110
一、本章研究问题 /110
二、研究基础:城市治理与大数据 /112
三、构建公民大数据驱动下城市治理智能化的框架 /114
四、框架验证:将框架应用于献血治理智能化 /119
五、结果讨论 /124
六、本章回顾 /126
第八章 数字公共治理中多主体协作机制:政民价值共创视角下 /127
一、本章研究问题 /127
二、研究基础:公民参与价值共创的研究模型 /130
三、实证研究方法和数据 /137
四、实证研究结果 /142
五、结果讨论 /149
六、本章回顾 /151
第九章 数字公共治理中多主体协作机制:政企PPP合作视角下 /154
一、本章研究问题 /154
二、研究基础:智慧城市及其评估 /156
三、多案例研究方法 /157
四、多案例研究发现 /162
五、结果讨论 /179
六、本章回顾 /181
附录 /184
附录 A 公民参与价值共创机制研究的调研问卷 /184
附录B 公私合营治理机制研究的访谈提纲 /188
附录C WMDA 的建模流程和定义 /194
参考文献 /201
后记 /211
试读
本书提出了数字公共治理生态系统的概念,对上述现象进行了系统性描述,并根据2015年《MISQuarterly》期刊所提出的服务生态系统三重框架,明确了数字公共治理生态系统服务创新的研究需解决模式、平台和机制这三个维度的核心问题:生态系统应采取怎样的治理模式来支持多主体间的服务交换? 应构建一个怎样的数字治理平台来促进主体间服务交换效率的有效性提升? 应采取怎样的治理机制以保障或鼓励私有企业和公民参与政府的公共治理价值共创?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书从七个具体研究内容入手:在模式维度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分别从政府外部治理和内部运作入手,对公民参与政府数字治理和企业参与政府数字化运作中的多主体协作模式进行研究;在平台维度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分别从平台技术、流程和数据入手,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下的平台智能化、工作流支撑下的平台业务流程建模,以及大数据驱动下的平台治理决策这三个内容对数字公共治理平台的构建进行研究;在机制维度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分别从政民和政企交互入手,对公民通过参与数字公共治理与政府进行价值共创的治理机制,以及私有企业以公私合营方式参与政府数字治理项目的治理机制进行研究。本书采用设计科学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和问卷调查研究方法,试图通过七个子研究内容,为数字公共治理生态体系中多主体协作的模式、平台和机制给出一些探索性回答。
前言/序言
随着公共管理向公共治理的逐步转型,公民、私有企业等非政府主体与政府协作完成公共服务供给、公共事务治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已成为数字公共治理的新趋势。数字技术的使用为公共治理中多
主体间的交互带来了新机遇。一方面,数字公共治理平台 (尤其是智慧城市、城市大脑、政府 APP)的建设、运作和管理作为一项技术依赖性强、投入成本高、实施周期长的任务,越来越多地需要私有企业的参与。另一方面,在开展公共服务供给和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数字公共治理平台作为多主体间的交互渠道,促使参与主体的角色发生转变。其中,政府扮演着平台服务发起者角色,私有企业以公私合营的模式成为平台价值补充者,二者以数字治理创新为手段来提供公共服务并鼓励公民参与治理,最终实现多主体间公共治理的价值共创。本书提出了数字公共治理生态系统的概念,对上述现象进行了系统性描述,并根据2015年 《MISQuarterly》期刊所提出的服务生态系统三重框架,明确了数字公共治理生态系统服务创新的研究需解决模式、平台和机制这三个维度的核心问题:生态系统应采取怎样的治理模式来支持多主体间的服务交换? 应构建一个怎样的数字治理平台来促进主体间服务交换效率的有效性提升? 应采取怎样的治理机制以保障或鼓励私有企业和公民参与政府的公共治理价值共创?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书从七个具体研究内容入手:在模式维度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分别从政府外部治理和内部运作入手,对公民参与政府数字治理和企业参与政府数字化运作中的多主体协作模式进行研究;在平台维度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分别从平台技术、流程和数据入手,通过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下的平台智能化、工作流支撑下的平台业务流程建模,以及大数据驱动下的平台治理决策这三个内容对数字公共治理平台的构建进行研究;在机制维度开展三个方面的研究,分别从政民和政企交互入手,对公民通过参与数字公共治理与政府进行价值共创的治理机制,以及私有企业以公私合营方式参与政府数字治理项目的治理机制进行研究。本书采用设计科学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和问卷调查研究方法,试图通过七个子研究内容,为数字公共治理生态体系中多主体协作的模式、平台和机制给出一些探索性回答,具体如下。研究一关注的是公民参与政府治理视角下数字公共治理中多主体协作模式。该研究遵循设计科学研究范式,以整合公民线上线下参与活动为背景,对数字公共治理生态系统的治理模式进行设计和评估。在设计阶段,首先,识别出系统的核心参与者,包括政府部门、公民和电子治理平台承包商,定义参与者角色,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来分析各参与者之间的社会交换形式。其次,设计参与者间的协作共治模式,将其细化为五个组件:可参与式治理的动机、情境化治理政策和战略、公民为政府提供线下∕线上支持、政府为公民提供线上∕线下奖励,以及留存与推荐。最终构建数字公共治理生态系统治理模式原型。在评估阶段,本研究以绿色出行治理案例为例,对治理模式的实例化应用进行有效性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模式原型进行持续改进,提出多层次治理模式以满足情境化治理需求。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对数字公共治理中多主体间的治理创新和价值共创进行系统化描述,并对参与者间的交互过程进行理论化构建,促使多主体协作治理研究由概念分析向理论设计和科学验证发展,也为实践中不同情境下的数字公共治理生态系统模式的构建提供一般性、可操作化的设计方案。研究二关注的是企业参与政府治理视角下数字公共治理中多主体协作模式。该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探索了多主体协同下的政府智能治理的变革框架和典型模式。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本研究构建了政府智能治理变革中参与者、结构、任务和技术协同变革的一般性框架,并结合案例识别了其典型运作模式。其中,参与者包括需求者、设计者、开发者和运营者;结构是多主体间的协作机制;技术包括政府智能治理所需的技术基础以及治理平台 (政府端和公众端);任务是实现高效的公共政策执行和精准化公共服务供给,基于海淀 “城市大脑”和杭州 “城市大脑”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识别出治理牵引、政企合作式变革和创新驱动、产业生态式变革这两种模式。针对要素间的结构性风险,本研究提出了六个应对策略。本研究弥补了已有研究仅识别变革要素但缺乏要素间协同变革模式识别的不足,也弥补了已有研究仅限于风险识别但缺少应对策略研究的不足,帮助政府管理者从整体视角来确定治理参与主体及合作机制、设计技术体系和明确治理任务,并关注它们之间的协同变革关系,减少变革失败的可能性。研究三关注的是人工智能技术支撑下数字公共治理中多主体协作平台。该研究遵循设计科学研究方法,构建了智能化数字公共治理平台的技术框架,并分析其实践路径。本研究从平台服务供需方定义、技术性基础库构建和政务服务治理全流程的模块化智能化三个方面对平台型政府的技术框架进行构建。具体来看,平台服务的供应方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需求方是公众,也可能是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技术性基础库包含统一数据库、统一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