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管理信息系统从传统的企业内部独立建设与应用模式向平台化建设、服务化租用的模式转变。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打破传统企业间的边界,通过资源的高度汇聚与信息的高效共享及流程的公开透明,提高价值链企业间业务协同的效率与质量,从而推动企业管理理念与制造模式的转变。
《基于云的管理信息系统及其价值创造机理》围绕基于云的管理信息系统(C-MIS)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了C-MIS的基本概念及理论体系框架,并总结提炼了C-MIS环境下协同价值链的内涵;其次设计了C-MIS环境下协同价值链的构建方法,并探究了C-MIS的价值创造机理及作用路径;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对C-MIS的建设过程以及C-MIS关键能力如何促进企业间协同进行了应用分析。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L.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信息系统与价值链协同
2.1 管理信息系统与价值创造
2.2 价值链与价值链协同
2.3 C-MIS的概念及能力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云的管理信息系统(C-MIS)研究
3.1 MIS发展阶段分析
3.2 C-MIS典型特征及阶段分析
3.3 C-MIS的核心理论体系结构
3.4 C-MIS构建关键技术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C-MIS价值创造机理研究
4.1 研究概念模型构建
4.2 研究假设
4.3 研究方法
4.4 测量模型检验
4.5 模型检验与讨论
4.6 研究结果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C-MIS环境下协同价值链构建方法研究
5.1 C-MIS环境下协同价值链的内涵及特点
5.2 C-MIS环境下协同价值链构建
5.3 C-MIS环境下制造资源建模
5.4 C-MIS环境下制造资源与服务需求匹配
5.5 C-MIS环境下价值链优选排序方法
5.6 价值链构建仿真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船舶价值链协同制造服务平台研究
6.1 船舶行业概况
6.2 平台建设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6.3 基于云的船舶价值链协同制造服务平台构建
6.4 平台能力建设及价值创造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理论贡献
7.3 实践启示
7.4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随着新技术革命及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尤其是商品及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和自由配置,使制造企业跨边界协作活动日益增加,企业间相互渗透、融合和依存,形成了制造全球化趋势。中国是制造大国,经济全球化、制造网络化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但也是巨大挑战,要实现向制造强国迈进,必须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化合作与竞争,并通过该过程不断吸纳国际先进制造理论和实践经验,改进制造模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内部资产化建设方式导致企业间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性较差,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变大、变强的主要原因。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打破传统企业间的边界,通过资源的高度汇聚与信息的高效共享、流程的公开透明,促进价值链企业间业务协同的效率与质量,从而推动企业管理理念与制造模式的转变。本书重点围绕基于云的管理信息系统(C-MIS)的概念特征及应用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1)提出C-MIS的概念,并对其概念框架进行系统性研究。云计算技术对管理信息系统产生了变革性影响,基于云的管理信息系统(C-MIS)的技术架构和应用模式都区别于之前的模式,是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新阶段。本书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发展阶段的梳理,并结合云计算技术的特点,提出了C-MIS的概念,总结提炼了其区别于其他阶段的典型特征,并按照信息系统研究范式对C-MIS的支撑理论、体系架构、标准规范、服务模式等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设计,初步建立了C-MIS的概念体系,为进一步推进管理信息系统领域相关理论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2)提出了协同价值链的概念,并研究C-MIS环境下协同价值链构建方法。C-MIS环境下制造资源高度汇聚,可以满足多样化的制造服务需求,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价值链构建过程的准确、高效是影响C-MIS推广应用的关键。本书首先基于本体技术较强的表示能力、推理能力和方便的扩展能力,对制造资源和服务需求进行本体化描述建模;其次利用相似性原理对制造资源与服务需求形成的OWL描述文档进行匹配;最后利用基于组合权重的灰色评价方法对匹配形成的候选价值链进行优选排序,为价值链构建决策提供支持。
(3)探究C-MIS价值创造路径及作用机理。本书对C-MIS的关键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信息技术能力理论,提出了C-MIS的两个关键能力:系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