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官修提要式书目,浓缩和蕴涵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脉络和精义,自问世以来,备受学者专注,影响巨大。但《总目》提要的疏误也并不鲜见,清代乾嘉起,即有学者撰著纠其谬误,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更是将这种考正推向了一个高峰,进而形成了四库总目之学。近几百年来,国内外专家公开发表的有关订误文字有数百家。可惜这些文章多半分散在各种报纸、杂志上,遍寻非常不易。如能将它们汇编为一帙,无疑有功于广大学人。《四库全书总目汇订》即是这样的资料汇订,作者上穷碧落下黄泉,费尽六年时间,收集了六百余家中外学者的考订专著、文章,一一摘录分注于各篇之下,其间亦时有作者本人的校勘和考证,因此本书堪称集大成之作。
目录
序 杜澤遜 -84
彙訂凡例 -68
卷首 -66
聖諭 -66
表文 -48
亁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奉旨開列辦理《四庫全書》在事諸臣職名 -41
正總裁 -41
副總裁 -40
總閲官、總纂官、總校官 -39
翰林院提調官 -38
武英殿提調官、總目 協勘官、校勘永樂大典纂修兼分校官 -37
校辦各省送到遺書纂修官、黃簽考證纂修官 -35
天文算學纂修兼分校官、繕書處總校官、繕書處分校官 -34
篆隸分校官、繪圖分校官 -27
督催官、翰林院收掌官 -26
繕書處收掌官、武英殿收掌官、監造官 -25
凡例 -24
目錄 -16
經部 -16
史部 -13
子部 -10
集部 -5
經部 1
卷一 經部一 1
經部總敘 1
易類一 2
卷二 經部二 易類二 16
卷三 經部三 易類三 37
卷四 經部四 易類四 84
卷五 經部五 易類五 110
卷六 經部六 易類六 134
卷七 經部七 易類存目一 183
卷八 經部八 易類存目二 225
卷九 經部九 易類存目三 268
卷一〇 經部十 易類存目四 302
卷一一 經部十一 書類一 337
卷一二 經部十二 書類二 364
卷一三 經部十三 書類存目一 400
卷一四 經部十四 書類存目二 418
卷—五 經部十五 詩類一 447
卷一六 經部十六 詩類二 478
卷—七 經部十七 詩類存目一 515
卷一八 經部十八 詩類存目二 542
卷一九 經部十九 禮類一(周禮) 558
卷二〇 經部二十 禮類二(儀禮) 591
卷二一 經部二十一 禮類三(禮記) 627
卷二二 經部二十二 禮類四(三禮總義 通禮 雜禮書) 654
卷二三 經部二十三 禮類存目一(周禮 儀禮) 675
卷二四 經部二十四 禮類存目二(禮記) 713
卷二五 經部二十五 禮類存目三(三禮總義 通禮 雜禮書) 740
卷二六 經部二十六 春秋類一 774
卷二七 經部二十七 春秋類二 800
卷二八 經部二十八 春秋類三 830
卷二九 經部二十九 春秋類四 862
卷三〇 經部三十 春秋類存目一 898
卷三一 經部三十一 春秋類存目二 924
卷三二 經部三十二 962
孝經類 962
孝經類存目 975
卷三三 經部三十三 五經總義類 982
卷三四 經部三十四 五經總義類存目 1029
卷三五 經部三十五 四書類一 1057
卷三六 經部三十六 四書類二 1093
卷三七 經部三十七 四書類存目 1123
卷三八 經部三十八 樂類 1170
卷三九 經部三十九 樂類存目 1202
卷四〇 經部四十 小學類一(訓詁) 1230
卷四一 經部四十一 小學類二(字書) 1251
卷四二 經部四十二 小學類三(韻書) 1305
卷四三 經部四十三 小學類存目一(訓詁字書) 1348
卷四四 經部四十四 小學類存目二(韻書) 1395
史部 1441
卷四五 史部一 1441
史部總敘 1441
正史類一 1443
卷四六 史部二 1488
正史類二 1488
正史類存目 1514
卷四七 史部三 編年類 1519
卷四八 史部四 編年類存目 1572
卷四九 史部五 1591
紀事本末類 1591
紀事本末類存目 1614
卷五〇 史部六 1617
别史類 1617
别史類存目 1650
卷五一 史部七 雜史類 1676
卷五二 史部八 雜史類存目一 1703
卷五三 史部九 雜史類存目二 1735
卷五四 史部十 雜史類存目三 1766
卷五五 史部十一 詔令奏議類 1791
卷五六 史部十二 詔令奏議類存目 1828
卷五七 史部十三 傅記類一(聖賢名人 總錄) 1865
卷五八 史部十四 傳記類二(總錄雜錄) 1899
卷五九 史部十五 傳記類存目一(聖賢 名人) 1930
卷六〇 史部十六 傳記類存目二(名人) 1957
卷六一 史部十七 傳記類存目三(總錄) 1987
卷六二 史部十八 傳記類存目四(總錄) 2024
卷六三 史部十九 傳記類存目五(總錄) 2055
卷六四 史部二十 傳記類存目六(雜錄 别錄) 2076
卷六五 史部二十一 2100
史鈔類 2100
史鈔類存目 2103
卷六六 史部二十二 2119
載記類 2119
載記類存目 2146
卷六七 史部二十三 2157
時令類 2157
時令類存目 2159
卷六八 史部二十四 地理類一(總志 都會 郡縣) 2164
卷六九 史部二十五 地理類二(河渠 邊防) 2231
卷七〇 史部二十六 地理類三(山川 古蹟 雜記) 2262
卷七一 史部二十七 地理類四(遊記 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