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欧亚发展研究》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年度形势研究报告。本年度报告是对俄罗斯、中亚和独联体其他国家、中东欧和巴尔干地区国家2018年的形势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欧亚地区重大和热点问题对我国影响的研究成果。所选文章主要由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提供,部分文章由其他特约知名学者撰写。
目录
2018年俄罗斯总统大选与国家治理困境◎薛福岐
2018年俄罗斯总统大选与地方选举分析◎庞大鹏
俄罗斯退休制度改革◎盛世良
2018年俄罗斯经济:走出困境平稳运行◎田春生
俄罗斯能源税与财政可持续发展◎童伟 雷婕
中俄科技合作的机遇和亮点◎孙万湖
2018年俄军建设发展综述◎朱长生
西方制裁与中俄经贸合作◎李建民
充分利用中俄地方合作的积极因素◎田永祥
中俄经贸合作跨上新台阶◎刘华芹
俄罗斯的独联体地区政策新变化及其对共建“一带一路”的影响◎王郦久
俄罗斯与北约紧张关系短期内难以改变◎陆柏春
习近平周边外交思想与中亚◎赵常庆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在中亚五周年:成就与问题◎许涛
世界大变局中的中亚五国◎赵常庆
锐利的武器有效的保障——《上海合作组织反极端主义公约》研究◎邱进
从青岛峰会看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邓浩
2018年乌克兰的政治、经济与外交:回顾与前瞻◎赵会荣
2018年哈萨克斯坦形势◎张宁
中白工业园的进展、问题和前景◎赵会荣
美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基于水外交的分析◎肖斌
“欧洲化”的顺与逆——2018年中东欧国家政治形势述评◎高歌
美国在中东欧国家的军事存在及其影响◎朱晓中
西巴尔干国家入盟路途遥远◎马细谱
国际势力在巴尔干的博弈及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的增强◎曲宁
波兰与欧盟之争的由来、发展和前景◎苗华寿
波兰的“去俄化”政策分析◎刘作奎 顾虹飞
土耳其和美国:正在疏远的盟友◎李少捷
埃尔多安的土耳其总统制◎李建军
前言/序言
2018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冲击多边合作及国际秩序,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在大变局中,俄罗斯、中亚和中东欧等欧亚地区,虽受多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影响而频现波澜,但其政治经济安全形势总体上仍趋于相对平稳。
2018年,俄罗斯举行总统大选。普京在总统大选中获胜,开始了他第四任总统的任期。这一年,俄罗斯政治局势基本稳定。政府决定延长退休年龄的法令出台前后曾引发多地抗议游行活动,但并未对政治、社会安全构成严重影响。在经济领域,面对外部恶劣环境和美欧频频制裁,俄罗斯采取适当应急措施,确保了经济平稳运行,经济总量仍能维持小幅增长(23%),各项指标有所改善,财政金融状况趋好。在外交领域,俄罗斯积极有为,颇有建树。在中东地区,俄罗斯与叙利亚、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结成反恐统一战线,取得军事和外交行动的新进展。由于乌克兰危机特别是年末发生的刻赤海峡冲突,俄罗斯与美国的关系更趋恶化,同北约剑拔弩张、严重对峙。针对美国在中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和北约在波兰及波罗的海三国驻军,俄罗斯在其欧洲西部领土加强军事力量,采取了针锋相对的综合反制措施。为了拓展国际活动空间,俄罗斯还在南、东、北三个方向开展军事外交活动。2018年8月,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和伊朗通过充分协商签署了《里海法律地位公约》,不仅有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里海边界划分、资源归属及其利用等问题上的争端,还排除了域外国家介入特别是军事介入里海事务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俄罗斯还进一步深化和提升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且积极与日本、韩国、东盟和印度开展多方面的合作。
2018年,中亚地区各国政治安全形势基本稳定。这一年,在中亚国家中,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总统对政府的掌控力进一步提高,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政情依然如故,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的掌控力显弱。在外交领域,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走近,与大国的关系保持相对平衡。2018年3月,中亚五国领导人举行非正式会晤,五国元首第一次在没有域外大国的背景下,讨论本地区事务,显露出中亚国家独立性增强的趋向。本年度,中亚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有些新进展,其中乌兹别克斯坦与俄罗斯的关系取得实质性改善。在此期间,中亚国家也拉近了与美欧的关系:年初,哈萨克斯坦与美国达成“21世纪扩大战略伙伴关系协议”;5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访美时表示,继续保持与美友好关系不变。此外,中亚五国外长还与欧盟举行会议,就彼此关系进行“对表”,更多关注双方的经济合作。在安全领域,中亚地区各国虽然都有个案或未遂事件发生,但未出现严重的恐怖袭击和群体事件。在经济领域,受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和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的影响,中亚各国经济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各种数据综合显示,中亚五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大体上在3.5%~7.3%之间。
2018年,中东欧地区各国政治局势较为稳定。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和拉脱维亚举行了议会选举。捷克和黑山举行了总统选举。此外,波黑举行了全国大选。这些总统和议会选举大都平稳顺利进行。除了塞尔维亚、黑山、阿尔巴尼亚和爱沙尼亚外,其余12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政府变动,包括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拉脱维亚和波黑议会选举引起的政府换届。本年度,中东欧国家与欧盟的关系呈现出顺应和背离两种相反的趋向。为了加入欧盟,马其顿总理于6月同希腊总理签署协议,欲将马其顿更名为“北马其顿共和国”;塞尔维亚与科索沃多次接触,就领土互换或边界调整,实现关系正常化问题进行商谈。而波兰、匈牙利则在对待民主与法制的一些问题上同欧盟的价值观发生冲突;在某些特定问题的处理上与欧盟的有关规定相悖,如在分摊难民、移民配额问题上与欧盟存在巨大分歧。2018年,中东欧国家与北约的军事合作继续加强,共同进行的联合军演的次数及规模有所扩大。为增强在欧洲的军事存在,美国拟投资新建和整修其在罗、匈、斯(洛伐克)和波罗的海三国的空军基地。为寻求美国庇护,防范俄罗斯,波兰甚至表示不惜投巨资要在其境内兴建美军基地。
2018年是中俄关系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两国顺利地完成了国内重要的政治程序,开启了中俄关系发展的新时代。本年度,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举行多次会晤。6月,普京总统访华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青岛举行的上合组织第18次元首会议。9月,习主席首次出席在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并作为主宾发表重要讲话。两国元首还在7月南非约翰内斯堡金砖峰会和12月阿根廷20国集团首脑峰会期间进行了会晤。双方通过密切沟通和战略磋商达成了广泛共识,政治互信日益深入,在解决重大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加强了全面协调与合作,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提升。两国经贸合作继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双边货物贸易结构在优化,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比重在提高,大项目合作、地方合作和农业合作成为新“亮点”,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越过千亿美元。11月,中俄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