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激光原理及应用(第3版)》从内容上分为两部分。第1~5章介绍激光的基本理论,从激光的物理学基础出发,着重阐明物理概念,以及激光输出特性与激光器的参数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过多的理论计算,以掌握激光器的选择和使用为主要目的;第6~10章介绍激光在计量、加工、医学、信息技术,以及现代科技前沿问题中的应用,重点介绍各种应用的思路和方法。
目录
第1章 辐射理论概要与激光产生的条件
1.1 光的波粒二象性
1.1.1 光波
1.1.2 光子
1.2 原子的能级和辐射跃迁
1.2.1 原子能级和简并度
1.2.2 原子状态的标记
1.2.3 玻尔兹曼分布
1.2.4 辐射跃迁和非辐射跃迁
1.3 光的受激辐射
1.3.1 黑体热辐射
1.3.2 光和物质的作用
1.3.3 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之间的关系
1.3.4 自发辐射光功率与受激辐射光功率
1.4 光谱线增宽
1.4.1 光谱线、线型和光谱线宽度
1.4.2 自然增宽
1.4.3 碰撞增宽
1.4.4 多普勒增宽
1.4.5 均匀增宽和非均匀增宽线型
1.4.6 综合增宽
1.5 激光形成的条件
1.5.1 介质中光的受激辐射放大
1.5.2 光学谐振腔和阈值条件
思考练习题1
第2章 激光器的工作原理
2.1 光学谐振腔结构与稳定性
2.1.1 共轴球面谐振腔的稳定性条件
2.1.2 共轴球面腔的稳定图及其分类
2.1.3 稳定图的应用
2.2 速率方程组与粒子数反转
2.2.1 三能级系统和四能级系统
2.2.2 速率方程组
2.2.3 稳态工作时的粒子数密度反转分布
2.2.4 小信号工作时的粒子数密度反转分布
2.2.5 均匀增宽型介质的粒子数密度反转分布
2.2.6 均匀增宽型介质粒子数密度反转分布的饱和效应
2.3 均匀增宽介质的增益系数和增益饱和
2.3.1 均匀增宽介质的增益系数
2.3.2 均匀增宽介质的增益饱和
2.4 非均匀增宽介质的增益饱和
2.4.1 介质在小信号时的
前言/序言
序
1960年发明激光到现在已经有近50年了。这期间激光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有了极大的发展,而且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光的受激辐射,激光是一种极好的光源,它首先在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物理学中最基本的量值——米,改为激光在真空中的波长来定义,使有效数字提高到九位。激光用来测长、测距、测速、测角、测量各种可以转换为光的物理量,发展出一个专门的学科——激光测量学,还使光学测量方法走出实验室成为工程测量的常规手段。激光用于加工,始于激光打孔,很快就推广到切割、焊接、热处理、表面改性与强化,乃至激光快速成型、激光清洗和激光微加工,已经成为高科技产业不可缺少的加工方法。激光医学近30年来的发展和推广,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而激光在信息产业中的大量应用更是信息时代到来的主要原动力之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已经与激光的应用密不可分。
鉴于激光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如此重要作用,激光原理和它的各种应用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人员教必须掌握的一门高新技术。我国的重点高等院校从20世纪70年代开设激光理论与应用的课程,并开办了若干以激光器制造和应用为培养目标的理工科专业。改革开放以来,推广到一般院校,目前国内高等院校不开设激光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已很难找到。各重点高校编写的涉及激光原理、技术和应用的有关教材,林林总总不下数十种。但是其中多数激光原理的教材涉及过多的物理原理,超越了大学普通物理的内容,教材只针对重点高校的要求,并不适于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一般院校。相对适用的流传较广的清华大学丁俊华先生的《激光原理及应用》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讲稿,因为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补充修订。本书编者在多年为普通高校本科生讲授这门课程的基础上,重新编写《激光原理及应用》,就是为满足一般高等院校学生掌握应用激光技术的教学需要。该书的特点在于着重阐明受激辐射的物理概念,以及激光输出特性与激光器的参数之间的关系,以掌握激光器的选择和使用为主要目的。书中激光应用有关章节都由长期从事该领域教学与科研的专家编写,介绍了近年来的新发展,重点讲各种应用的思路和方法;每章都有适当的思考练习题,可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学到的理论并掌握应用方法,是一本很有特色的教材。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激光技术的推广与教学会起到很有益的促进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
清华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