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国储材自助助人:纪念朱敬文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修订版)》力求反映敬文事业的全貌,使青年学子从中吸取滋养,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从敬文事业中得到启迪。“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让我们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以完成朱老先生及其后人为之终生努力的心愿。
目录
序
序
序
序
再版前言
上编 爱国崇教 励志助学培育英才
朱敬文先生助学事迹
朱敬文教育基金会简介
朱敬文先生自撰文章
1.最值得做的事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中国精神在美国
4.三重刺激 四宗乐事
怀念朱敬文
1.深切的缅怀 永恒的友情
2.小记我的岳父朱敬文
3.报恩的故事
4.缅怀恩师朱敬文
5.道一声谢谢——恩师朱敬文
6.纪念大善人教育家——朱敬文先生
朱敬文教育基金会的接班人——朱恩馀先生
1.朱敬文教育基金会在大陆高校的发展
2.朱恩馀在苏州大学敬文图书馆开馆仪式上的讲话
3.朱恩馀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七校领导会议上的讲话
4.朱恩馀在苏州大学纪念朱敬文奖助学金设立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朱氏家族的其他教育基金
1.善源基金
爱心的传承
记善源基金创始人之一谢玲玲女士
2.敬爱基金
3.承善基金
下编 润物无声泽被大陆高校学子
苏州大学
敬学弘文 薪继火传
学子心声
以勤酬道 卓尔不凡
感悟敬文 平添朱红
成为朱敬文
附:部分朱敬文奖学金获得者简介
……
附录一 朱敬文教育基金会在大陆高校活动记事
附录二 朱敬文教育基金会对大陆高校资助金额统计
后记
试读
敬文事业,后继有人
朱恩馀热爱祖国,除将朱敬文教育基金会工作转向大陆外,在改革开放中坚定地支持祖国建设和文教事业。1989年“六四”风波时,国际上掀起一股反华浪潮。他与谢玲玲立场坚定,力排众议,支持国家招商引资政策。同年6月3日,他与广州市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在广州建立立康制衣有限公司。这在那种环境下实为难得。1991年,他又在苏州与章新胜市长签订了投资协议,建立苏州立锵服装有限公司,打破了苏州市招商引资的僵局,起了带头作用。以后,他又介绍了多家外资到大陆投资。1989年物价上涨,而造成研究生生活困难,他应苏州大学,校长的要求,为研究生发放助学金,稳定了学生情绪。1991年,苏州市遭受水灾,他慷慨捐赠救灾款100万元。1994年,他又在香港设立善源基金,在各层次教育机构和卫生机构做了大量的善事。如今,善源基金已成为朱敬文教育基金的后继力量。由于他的贡献,1995年后,他先后被苏州市、广州市、扬州市、安庆市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2002年至今,他连续两次被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
朱恩馀虽已有七十多岁,但仍经常起早摸黑,率领其弟妹们继承父业,奔波在香港、广州、苏州三地,每年还要多次飞往日本、韩国、德国等地联系客户,洽谈业务。在百忙中,他仍抽出时间,领导、安排朱敬文教育基金会的工作,为文教卫事业奉献爱心。1996年朱敬文老先生仙逝后,他与弟妹们共聚香港,决定继承敬文先生遗志,把捐资助教义举坚持下去。在基金会中,他与朱恩培为董事,其他弟妹及其配偶均为顾问,并委派弟妹及其配偶代表基金一会至各校颁奖及发言,鼓励青年学生努力成才。此外,他们经过努力,使朱敬文教育基金会在香港重新登记,使之成为可接受外来资金赞助的朱敬文教育基金会。朱恩馀还依托他所创办的善源基金,在经济上大力支持朱敬文教育基金会的各项工作。由于朱恩馀及其家族的坚持和努力,20多年来,朱敬文基金会资助大陆高校奖助学金和敬文图书馆已达一亿多元,数万名学子深受恩泽,基金会在大陆得到良好发展。敬文事业从朱老先生18岁持续至80岁,加上朱恩馀20多年,两代人已延续了80多年,实属难得。朱恩馀先生成为朱敬文教育基金会的重要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