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记官工作实务教程》分为两编共8章,包括书记官制度基础理论,书记官素质及职业道德规范、礼仪规范,书记官必备的法律知识、诉讼文书写作知识,书记官笔录及书记官工作流程等。《书记官工作实务教程》在内容编纂上紧紧围绕人民法院书记员的日常工作,以提高书记员的素质和工作技能为目标,内容力求具体、准确。<br> 《书记官工作实务教程》可作为大中专院校书记官专业、法律文秘专业、法律事务专业学生的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书记员的工作指导用书。
目录
第1编 书记官制度基础理论<br>第1章 书记官制度概述<br>1.1 人民法院组织机构及设置<br>1.1.1 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和职权<br>1.1.2 人民法院的审判组织和主要工作制度<br>1.2 人民法院书记官制度概述<br>1.2.1 人民法院书记官的地位和作用<br>1.2.2 书记官的条件<br>1.2.3 书记官的职责<br>1.3 书记官管理制度<br>1.3.1 新中国成立后书记官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br>1.3.2 我国传统法院书记官管理体制及其弊端<br>1.3.3 我国现行书记官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br>1.3.4 人民法院书记官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br>1.3.5 国外书记官管理制度的介绍<br><br>第2章 书记官的素质与职业道德规范<br>2.1 书记官的素质<br>2.1.1 政治素质<br>2.1.2 心理素质<br>2.1.3 业务素质<br>2.2 书记官的职业道德规范<br>2.2.1 书记官职业道德的概念<br>2.2.2 书记官职业道德的要求<br><br>第3章 书记官礼仪规范<br>3.1 书记官礼仪规范概述<br>3.1.1 礼仪的概念和特点<br>3.1.2 司法礼仪的概念和意义<br>3.2 书记官礼仪规范要求<br>3.2.1 办公室礼仪<br>3.2.2 乘车礼仪<br>3.2.3 会议礼仪<br>3.2.4 书记官公务接待礼仪:<br>3.2.5 开庭礼仪<b
试读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br> 但正在被执行刑罚或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br> 公诉案件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的。公诉人出庭的公诉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以及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br> 3)两审终审制度<br> 《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两审终身制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就宣告终结的制度。<br> 根据法律规定,下列案件实行一审终审。<br> (1)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案件。<br> (2)基层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的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案件、宣告失踪案件、宣告死亡案件和认定财产无主案件。<br> 4)合议制度<br> 《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除第一审的简单的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外,都要组成合议庭进行。合议制度又称合议制,是指由三人以上审判员或三人以上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审判案件的制度,它是与一个审判员独任审判相对而言的。合议庭组成人员必须是单数,一般为三人,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可以保留少数人的意见,但须记入笔录。人民陪审员和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br> 5)回避制度<br>&nbs
前言/序言
书记官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书记官是人民法院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人民法院对书记官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书记官的水平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培养高素质的书记官队伍是法院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本书旨在加强书记官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书记官的工作技能,使书记官成为熟悉人民法院工作的高技能人才。<br> 本书内容分两编共8章,包括书记官制度基础理论和书记官工作实务;此外,还设有附录。第一章“书记官制度概述”,介绍了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机构及设置,简要阐明书记官的地位、条件以及书记官管理制度改革;第二章“书记官的素质与职业道德规范”,阐明了书记官应该具备的政治、业务和心理素质,以及书记官的职业道德规范;第三章“书记官礼仪规范”,介绍了书记官日常工作礼仪;第四章“书记官必备法律知识”,简要介绍了书记官应该具备的实体法和程序法法律知识;第五章“书记官笔录”,详细介绍了书记官笔录的要求及制作方法;第六章“书记官常用司法文书写作”,依据《法院诉讼文书样式》,列举了书记官工作中常用司法文书的格式及其使用方法;第七章“书记官工作流程”,详细介绍了书记官在民事审判、刑事审判、行政审判中的工作流程;第八章“书记官立卷与归档工作”,总结了书记官的立卷与归档工作。在附录中,列示了《人民法院书记员管理办法(试行)》以及书记员聘任合同。<br> 本书在内容上紧紧围绕人民法院的日常工作,对我国各级法院书记官的具体工作要求进行了综合比较和梳理。书中资料力求准确、丰富,涵盖面广,内容力求具体、准确,希望能够为业界同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br> 本书编者王虹和邹群是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职教部书记官专业的专任教师,其多年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使本书在内容上资料更为丰富,技术上更具有可操作性。本书编写分工如下:王虹负责撰写第1~5章;邹群负责撰写第6~8章,并担任全书的整理工作。<br> 在编写过程中,编者参考了同行专家的著作,也汲取了司法工作一线书记员的实践经验;在此对有关人员表示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误及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