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晚明的版画书籍与出版文化向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书借助风格学和图像学的分析,以及社会学、文化史等相关领域的支持,对晚明时期的版画、书籍和商业印刷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以版画印本的生产为联结点,观察出版文化在不同地域间的传播和演变。本书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在所谓的“版画的黄金时代”表象之后,万历年间出现的一个重要变化,是以“徽州风格”为主体的书坊逐渐摆脱掉逐利而印的出版目的,并向士人审美和文化时尚靠拢,而这也间接反映出明代后期商业及社会文化上的深刻改变。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徽州风格的形成与扩散。二、版刻与绘画的互动。三、复制传播的图像和寄托个人意图的“版画作品”。四、图像的审美趣味与晚明的城市文化。五、晚明的刻书体系与出版流程。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晚明版画与徽州样式
第一节 版画印本
第二节 图像风格
第二章 从版刻到画作
第一节 出版的浪潮
第二节 绘刻者
第三章 商品与作品
第一节 复制的图像
第二节 名胜图与寓意画
第四章 趣味、风尚与城市文化
第一节 趣味的引领者
第二节 时代与风尚
第三节 书业与城市文化
第五章 刻书体系与出版消费
第一节 刻书的世界
第二节 出版与消费
结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