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绿衣的美少年》是西尾维新“美少年侦探团”系列的第八部作品。
神秘组织胎教委员会试图在指轮学园煽动不正之风。美少年侦探团为探究其阴谋,决定参加该组织主办的全国中学生艺术文化电影节。他们的任务是在一天内制作一部以“笨蛋看不见的衣服”为主题的电影短片。
在团队作战的关键时刻,瞳岛眉美的眼睛却出现了问题。她被团长下了禁令,不准进入美术室。失去“美观眉美”的出谋划策,这群少年能否完成这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又将创作出怎样奇特的电影?
试读
4.?电影创作期间
尽管听起来很不靠谱,但听他这么一说,这分明是令对方感到出其不意,且可以趁虚而入的妙策。可我一开始就觉得奇怪:对于参加“电影节”这个上上策,前辈作为提出者似乎在提议的时候就并没有表现出特别高的热情。大概是他也觉得时间紧迫?
明天。
充满希望的明天?
岂不只剩一天了!
到明天 23 点 59 分 59 秒,不光要想好怎么拍,还需要把脚本、器材、服装全部准备好,还要完成拍摄、剪辑、投稿等一系列操作——哪怕没拍过电影的外行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而且完成投稿并不意味着一切的结束。
并不是只要作品好就万事大吉了——大赛的胜负是由浏览量决定的。
所以即使是能言善辩的前辈,也不由得沉默了。
即便如此,我也不能对他说“哈哈哈,您拿我开玩笑呢?那这件事就算啦?”之类的话否决这个方案。
毕竟,当我和长绳还在玩闹的时候,前辈一直在努力寻找出路。这是他好不容易找到的突破口,怎么能就此作罢!
“保险起见,我想确认一下,截止日期指的是投稿的截止日,并不是要以明天这个时候的浏览量定胜负吧。”
如果是这样的话,任务也太艰巨了,我们必输无疑。早早完成电影制作并投稿的队伍肯定更有优势,但也应该给后发组留一些机会……至少从表面上看,胎教委员会是一个公正的组织,应该不会在这种地方疏忽大意。
前辈表示:
“嗯,结果要在截止日期一周后公布。可尽管如此,局势对后发组依旧相当不利……虽然优势也肯定是有的……”
没错,关键在于“虽然”二字。形势已经非常严峻了……无法否认,早在本人——瞳岛眉美当上学生会会长的时候,指轮学园初中部就已经相当堕落了。
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紧要关头,只能说是最后关头。
这时,天才少年站了起来……他终于将视线从我身上移开,起身离开了美术室,并没有对此次会议发表任何意见。
欸?怎么了?生气了?
“噗,看来创作同学已经有了主意……并开始行动了。”
前辈可真是乐观。
他的猜测究竟对不对呢?这要看他和天才少年是否心意相通了。
从我的角度来看,只觉得是冷漠的一年级学生在用沉默与离席对三年级学长异想天开的计划表示抗议……
“眉美同学,这下你可不能偷懒了。其他团员就由我来联系,请你也快行动起来。不用客气哦。”
“这……(什么叫不用客气?)可是我之后还有其他安排……”
“有其他安排?”
有什么好惊讶的?
他的语气就像是在说“就凭你?”。
没错,就凭我。
你是觉得性格恶劣就没人约吗?
先说明一下,我并不是要和长绳同学举办个人摄影展……而是有更加私人的事情要办。
虽然是私人安排,但我想把这件事告诉大家。老实说,这就是我今天来美术室的本意。但被表情严肃的前辈抢了先机,我也就不好再开口了……天才少年此刻已经离开,如果要等其他成员,也就是不良学生、美腿同学和团长到来的话,估计我会赶不上我的安排——预约了。
还是等之后再说吧。
需要考虑的事情又多了一个。
“我先走了,别担心,电影的事情我会好好想想的。”
“不要去找札规同学哦。”
结果我就收到了这么一句话。
嗓音很动听,可是警告好刺耳啊。
看起来,他是在怀疑我约了札规同学见面。按说被人怀疑揣测,我应该不开心才对。不过,毕竟我之前有“前科”(有两次),所以也不好反驳他什么。
札规同学之前还给我们提供过情报呢,倒也不需要如此提防他吧。哎,算了,前辈和札规同学的过节不一般,我没法介入。
怎么就不能搞好关系呢?
“嗯,当然不是去找他。不过……”
我追问了一句。
“用札规同学提供的器材拍摄呢?不是借他的灵感,而是借他的器材。”
5.?构思
想来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时代。
在十年前——就比如说我第一次在天空中看到那颗所谓的“黑暗星”的时候,“用一天完成一部电影!”这种事情一定会被认为是异想天开。
科技上的差距是以前的人类如何绞尽脑汁都无法跨越的。
而现在,尽管有一定难度,但对于今天的时代而言,不可能已经成为了可能——这归功于科技的进步。
可以这么说,只要有一台智能手机,利用摄影功能和相关的免费应用软件,都用不上一天,一个小时就可以制作出像样的视频……剪辑、加工,甚至配音都可以轻松完成。
根本不需要向札规同学借器材——可能会有人觉得我们没有认真对待,也会有人斥责我们没必要如此大动干戈,浪费时间。
过去方格纸上的书写笔画被文字编辑软件取代的时候,也有过这种声音:
“用那种机器写出来的小说没有灵魂。”
灵魂。
但作为当下的年轻人,我略有微词。
如今每天都有人批评文字脱离现象。说起来,印刷文字也称作活字。可是我们“脱离”的那些文字,真的
还有“活”着的吗——难道不是因为那种形式的文字已经蒙尘,所以我们才与它产生了距离吗?
说实话,我觉得还是网络海洋里活跃的语言更有张力……不过,凡事皆有两面性,当张力临近极限时,便随时都可能破裂。
活字,真的还“活”着吗?
科技创新的进步在有些人看来属于过剩的进化,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可供人们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呈现爆发性增长——这次比赛的投稿网站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平台的增加提供了更多机会,我们先不讨论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总而言之,平台变多了,机会也就多了。大海容得下上百条江流,“网络海洋”亦容得下一天拍摄而成的电影。于是,一天拍摄而成的电影也可以被接纳为“作品”。
大概这个时候会有权威人士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可我认为,门槛变低并不意味着失去灵魂。离目标越来越近并不等于大家不再认真。
至少有作品的存在能证明这一点。
比如说电影发展起步阶段诞生名作可能更容易一些——找一些“技术原因”的借口,就可以这里那里都不用那么完美。而技术爆炸的危害或者正在于此——“技术有限才做不到”这样的借口行不通了,所以只能竭尽全力。
所谓世上无难事。
既然现在的情况是需要在一天内完成电影拍摄,只要技术允许,那就不能退缩……不管如何,有现成的工具摆在眼前,哪有不用的道理——哪怕是黑科技。
毕竟札规同学在与胎教委员会一战中落败并堕落,而我们受他所托……
不对。
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就不会用他给的器材了……这次我们选择制作一部“低成本电影”,在旁人看来或许是毫无意义的操作,对我们来说却是比金钱更奢
侈的决定。绝不可以忘记这一点。
我们对于胎教委员会的观念嗤之以鼻,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是正义的一方——我们不过是美学的信徒。
不过是在将团规贯彻到底。
这是绝对不能搞错的……如果我们将自己看作是正义的代表,就和他们没有区别了。
一切和正确与否并无关系。
美,是我们唯一的追求。
对了对了,说起这个——比起明天就是截止日期,以及“笨蛋看不见的衣服”这个主题,其实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难题。
人数的问题还好,毕竟是面向校内的童话题材电影,而且时长也短(5 ~ 10 分钟)——关键问题是我们的演员列表。
自然是除我以外剩下的这几个人。
一两个美少年还好说,出场全员都是美少年总给人一种不安的感觉——我对于艺术文化方面倒也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但随着思考的深入,总感觉会遇到比“裸体的女王”更难对付的问题。
出场全员都是美少年。
这在日本被称作“邦画”,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电影形式。
前言/序言
后 记
发现自己深信不疑的东西其实并非绝对时,大部分 人会受到非常强烈的冲击。事实上当你产生“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怀疑时,你的价值观就已经被动摇了, 甚至可能会有一种被否定了整个人生的感觉。它推倒的不是根基,而是某种支柱。取而代之的观念也不一定会成为新的精神支柱。这时候人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想法,觉得自己如果当初再坚定一点儿,或许就不会产生怀疑。可是,本来就不是绝对的东西,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这个问题是一个无解的循环。所谓绝对,还是敬而远之的好,没有什么比价值观和人生观之类更富于变化的东西了。不过,我还是不要轻易断言。话虽如此,回过头来看,当绝对不再是绝对时,人总会觉得很突然,感觉自己跟不上变化。但其实不过是被自己的感性所左右,没有注意到那些持续的细微变化,所以源头其实在于自己迟钝的感性。变化的不是绝对,而是自己。绝对的反义词是相对,但是,反义词也不是什么绝对的东西吧?或许和绝对对峙的,正是自己呢。
本书是美少年系列的第八部作品,在本书的故事中,眉美已经完全融入到了团队中,但是另一方面,前辈临近毕业,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会迎来系列的完结吗?还是另有可能?总而言之,以上就是《绿衣的美少年》。
封面是拜托黄粉老师创作的以美学之学为主要人物的插画作品,能看到一副导演打扮的团长,真是非常感谢。我一直希望有一天长绳也可以出现在彩色封面上,我会以此为目标,继续创作系列作品的。
西尾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