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亚尔斯兰战记》的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王国帕尔斯,它位于大陆东西交通要冲,以华丽的文化和繁盛而自豪,其王都叶克巴达那更是繁荣。但在一次战役中,本来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取胜的帕尔斯军队因一名万骑长的叛变惨遭失败,大陆强国竟在一日间陷入亡国的危机。国王安德拉寇拉斯在逃亡时被一名戴着银色假面的骑士俘虏,而第一次出征的年仅十四岁的小王子亚尔斯兰,在忠臣达龙的协助下死里逃生,随后,他前往巴休尔山找寻到了不被国王重用的那尔撒斯。亚尔斯兰在一智一勇的二人,以及其他投奔麾下的忠臣辅助下,踏上了艰苦的复国之路。
精彩书评
最近很少能读到这样一翻开书页,就会被带到某个宏大的世界之中的故事了。
——上桥菜穗子(作家)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卡歇城
第二章 魔都群像
第三章 奔向培沙华尔
第四章 分裂以及重逢
第五章 真假王子
解说:柳广司
试读
精彩内容节选
宴会结束后,亚尔斯兰、法兰吉丝及其余四人被各自安排回客房休息。共处一室的达龙、那尔撒斯、奇夫和耶拉姆开始聊起宴会上发生的事。
“荷迪尔是企图将女儿扶植为下一任王妃,从而得到外戚的身份,壮大自己的权势吧。”
那尔撒斯一脸嘲讽笑容。这种事情在帕尔斯历史上先例已经数不胜数了。
“现在既然知道了他的野心,总不能放任不理。”
达龙略有些不悦。不能守在王子身边一事令他有些不能释怀。他原本准备在王子门口铺起被褥睡下的,却被荷迪尔拦下了。
荷迪尔能够调动三千骑兵和三万五千步兵。若荷迪尔以拥立亚尔斯兰殿下的名义起兵,其他诸侯必定纷纷遥相呼应。正因如此,亚尔斯兰一行人才前来造访他的居城。可能的话一行人希望尽量避免与他为敌。
那尔撒斯单手撑住下巴,陷入沉思。
“……可是,倘若对方执意与我们为敌,我们也无可奈何……”
低低的敲门声传来。奇夫单手持剑大声质问来者何人,发现是亚尔斯兰王子便急忙开了门。从宴会开始直到此时,荷迪尔一直有意将王子和部下们分开,使得王子找不到机会和他们商量。
“荷迪尔向我提出了两个条件。”
第一个是承诺登基后立他的女儿为妃。另一个是不要进行释放奴隶等打破帕尔斯传统的激进改革。
“也太操之过急了吧。明明这是集结部队与鲁西达尼亚军决战,夺回王都,救出父王母后之后才需要考虑的事。”
“那么殿下准备怎样答复他呢?”
“我对他说目前还无法立刻下定决心,明天之内给他答复。这样可以吗?”
“应该没问题。”
“真是的,他到底在想什么啊。我还根本没见过他女儿呢。”
看着王子认真表示不悦的样子,那尔撒斯嘴角绽开了一抹微笑。
“我也无法完全推测荷迪尔的本意。不,恐怕他自己也还在犹豫,是应该拥立殿下解放帕尔斯全土,依附新王取得显赫权势呢……”
还是,带着亚尔斯兰的首级当作见面礼,投降鲁西达尼亚军,从而获得恩赏呢。无论最后如何决定,能说善道的卡歇城主一定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个主动送上门来的王子,以满足自己的私欲吧。为实现这个目的,想必他会试图除掉碍事的达龙和那尔撒斯。
“恐怕今夜荷迪尔就会采取行动。虽然殿下已经很辛苦了,但还请您做好准备随时出发。其余问题就请放心交由我们解决。”
言毕,那尔撒斯让亚尔斯兰回房间休息。紧接着他凑到耶拉姆耳畔低声交待了一番,耶拉姆点点头,随即打开离地面五加斯(约五米)高的窗子,趁地面上的卫兵不注意悄悄钻出窗外。
约一小时后,耶拉姆返回房间,将手中一物交给那尔撒斯。那尔撒斯用鼻子凑近嗅了嗅,低声轻笑,将它放进水瓶盖紧盖子。此物乃黑莲茎榨出汁水,混合香油、罂粟叶汁熬干凝固制成,会发出无色无味的催眠烟雾,耶拉姆潜入天花板顶部将其寻得。
“荷迪尔那厮也就只会耍这种小手段。看来我们也不必对他客气了,反正那厮已经知道王子在这个房间里了。”
“是吗,不用手下留情了吗。那好吧,让我先好好养精蓄锐一下。”
达龙看了一眼下定决心在起事前要好好睡一觉,在房间一角将自己紧紧裹进毯子的奇夫,转身对挚友悄声说道。
“那尔撒斯,有件事想问你。虽然光是想象就令人恐怖,但亚尔斯兰殿下该不会是先王欧斯洛耶斯五世的遗腹子吧。”
纵横战场从不知恐怖为何物的豪杰,此刻却难掩心中的不安。他会在此时此刻提起这个话题,也想必是已经无法忍耐独自为此事困惑了。
那尔撒斯交抱起双臂。
“我也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然而,欧斯洛耶斯五世是在三〇四年五月去世的,亚尔斯兰殿下却到三〇六年九月才诞生,先后相距两年零四个月。因此,应该不会存在殿下是欧斯洛耶斯王的遗腹子的这种可能性。”
......
预言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可能得以实现。一种是人类发现了自然规律。但当它作为知识被普及后,再称之为预言就未免显得有些愚蠢了。诸如“寒冬结束后春日必将降临”或是“明天的涨潮一定是在正午时分”等,便属于这类情况。另一种情况,则是对预言深信不疑的人采取行动,使得预言实现。而那尔撒斯在怀疑的便是第二种情况。
如今,这个国家已经沦为不分昼夜百鬼横行的地狱。那尔撒斯并不认为安德拉寇拉斯王是一位理想的君王,但他毕竟仍是帕尔斯这个国家的有力支柱。
恐怕帕尔斯王国已经失去了这根支柱。而年方十四岁的王太子究竟能否成为帕尔斯王国新的支柱呢。
这不仅是王室要面对的问题,更关系到帕尔斯整个国家的命运。
前言/序言
类似于后记的东西
田中芳树
在十二世纪的英国,有一本名叫《不列颠诸王史》的书,作者据说是牛津大学的教授。它成书时间比托马斯?马洛礼爵士的《亚瑟王之死》更早,书中描写了著名的亚瑟王和圆桌骑士们的事迹。
(注:不列颠诸王史:Historia Regum Britanniae 作者为英国历史学家,蒙茅斯的杰佛里Geoffrey of Monmouth)
在这本书中,亚瑟王统一不列颠全岛后,以全欧洲的支配权为赌注向暴虐的罗马皇帝宣战,连战连胜,最终攻陷了罗马、打倒了皇帝,自己作为全欧洲的王,戴上了罗马皇帝的皇冠。然而不久后,庶子莫德雷德向他竖起反旗,他不得不返回英国本土,一番死斗之后与之同归于尽——故事就是这样的。
当然,这是个和历史事实相反的传奇故事(romance),然而作者蒙茅斯堂而皇之地将它当做历史书发表了。为了完成这部架空的“历史书”,他付出了很多心血和汗水。
我非常喜欢上面这个故事。我喜欢被创作出来的故事,也喜欢在不能带来利益的故事创作上倾注了热情的人们。虽然很讨厌掺杂了政治目的、以及为向当权者献媚而捏造出的故事。
正因为喜欢被创作出来的故事,我才想成为一名创作故事的作家。这次我也不自量力地想,是否能在前文所提到的《不列颠诸王史》之中融入《三个火枪手》、《铁面人》、《南总里见八犬传》、《水浒后传》等等要素,混合在一起,烹制出一道味道有趣的汤品来呢。此前已经写过一部以未来宇宙为舞台的历史小说了,因此这次就以过去的地球或是异世界为舞台——这样考虑,是否有些太轻率了。
总之,虽然热情远远不及伟大的先驱者蒙茅斯,但我也想烧出一锅属于自己的汤来,便开始着手动工了。
唐朝的长安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啊、伊尔汗国以及拜占庭帝国等等,再三辗转,最终将舞台定在了中世纪的波斯。当然,不是现实中存在的中世纪波斯,而是与之极度相似的异世界国度。所谓“帕尔斯”便是中世纪波斯王朝的发祥地法尔斯的方言读法。
作中的人名和地名,也均出自被伊斯兰征服前的波斯历史传说。严格来说,古代波斯和中世纪波斯的人名风格似乎也应当有些不同,这一点就还请各位多多海涵。
说到海涵,本作中使用了大量波斯风格的名词,而且全都是随意使用的,这也许会使认真研究过波斯历史文学的各位读者感到不快。把舞台设定为异世界,也正是为了避免这一点。本作仅仅是一个架空的故事,还望诸位多多海涵。
一方面,入侵帕尔斯的敌国军,是根据十字军、征服美洲大陆的西班牙军的形象创造出来的,因此他们看起来无恶不作,在故事的现阶段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倘若各位看过阿敏?马洛夫写的《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应该就会了解十字军打着神的旗号做了多少穷凶极恶、丧尽天良的事情。通过罗宾汉的传说和《艾凡赫》等作品而深受日本人喜爱的“狮子王”理查德一世,在攻陷阿卡城、捕获两千七百名俘虏时,向阿拉伯索要二十万枚金币的赎金,遭到拒绝后便将俘虏全数虐杀。而另一方面,阿拉伯主将萨拉丁在占领耶路撒冷的时候,却允许全部俘虏携带自己的财产安全撤离。若是说这两人是势均力敌的对手,至少对萨拉丁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这个世界的事姑且按下不表。在帕尔斯存在的世界中,当然也还有另外的一些国家,在第一卷中遭遇了故国被夺、王都沦陷、双亲被俘的亚尔斯兰,未来或许会走遍这些国家。只是,在那之前,无论作为统治者还是作为战士都尚未成熟的他,仍然需要大幅度的成长——至少也要成长到能够完全掌控目前仅有的四个半部下的程度才行。否则《亚尔斯兰战记》这个标题就没有意义了。
目前,亚尔斯兰对部下们而言还仅仅只是一个负担。希望他今后能够快速成长,顺利通过坏心眼的作者为他设下的危险、战乱、阴谋、灾难、死亡等各种试炼。而如果各位读者能为尚不可靠的主人公、以及陪伴在他身边的人们送上声援,烹调浓汤的厨师也一定会信心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