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破茧:全红婵画传》是《体坛周报》联合新华社跟队摄影记者,对全红婵运动生涯中众多精彩瞬间的一次全面回顾与定格。前线跟队记者一手资料和深度文字记录,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现了全红婵从一个初出茅庐的跳水小将逐渐成长为奥运三金王的历程。其中包含了数百张珍贵图片,以及大量独家训练、生活照片,从她在东京奥运会上的一鸣惊人,到巴黎奥运会上的卫冕夺冠,每一个重要时刻都有高清图片呈现,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全红婵在赛场上的风采。
同时,本书中还配有前线记者一手深度文字,对全红婵的成长背景、训练经历、比赛表现以及所获荣誉等进行了深入介绍,使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位跳水天才背后的故事。
本书硬壳精装,四色全彩印刷,全景式回顾全红婵奥运三金征途,随书附赠双重创意礼品,包括精美创意应援手卡1张、高清不干胶异形贴纸1套。
目录
卷首语 001
Part 1 横空出世 002
Part 2 首战奥运“满分” 020
Part 3 称霸全运 050
Part 4 备战巴黎 064
2022 世锦赛 070
2022 世界杯柏林站 086
2023 全国冠军赛 094
2023 世界杯西安站 106
2023 世界杯蒙特利尔站 114
2023 世锦赛 122
2023 世界杯总决赛 138
2023 特训 150
2023 亚运会 156
2023 全国锦标赛 172
2023 多哈世锦赛选拔赛 178
2024 世锦赛 188
2024 世界杯蒙特利尔站 202
2024 世界杯柏林站 210
2024 世界杯总决赛 216
Part 5 奥运前哨 226
Part 6 拿捏·双金 228
Part 7 后记 262
试读
做最好的自己
“做自己”其实很难,但是全红婵显然是这么做的,更是这么说的。这三个字被她在巴黎时间8月6日夺冠后,无数遍地提及,几乎每个媒体采访她的时候,都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是自己意识的觉醒,或是从哪里听到后的活学活用,或者干脆是身边人的传授,这无从考究。总之,事后回想,再次站上奥运女子10米台冠军领奖台,成为中国跳水历史上第三位蝉联该项目冠军的人,确实很需要这种精神。
8月5日,她在预赛中以421.25分排在首位。仅仅两个多小时后,她在半决赛中,再次以421.05分位列第一,这也意味着决赛她将在陈芋汐之后登场。
其实,对于两个水平接近的高手对决,后出场未必是个好位次。这在两个人交手中,已经多次得到了验证。往往夺冠的,反而是半决赛排在第二、先出场的人。只是这一次,对于全红婵来说,不考虑战术,只要做最好的自己。
8月6日的决赛,第一跳她就惊艳了所有人,又是一个满分动作,7个裁判齐刷刷地为她亮出了10分。
两跳过后,她已经将与陈芋汐的分差拉开到了13.90分。
接下来两轮向后的动作,都是陈芋汐的强项,她在第三轮将两人分差缩小到1.60分,随后又高水准地完成了207C,得到89.10分的高分。
又是那个无数遍折磨过她的动作,横在全红婵面前。这一次她没有过多的犹豫,果断勇敢地跳了出去,身体笔直地插入水中,几乎没有翻涌起什么水花。有效分2个9.5分、1个9.0分、92.40分的得分,是对她三年来起起伏伏与自我重建的最好致敬。
这一次她做好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
425.60分,全红婵时隔三年零一天后,再一次站上了她梦寐以求的最高领奖台,闪闪发光。
而关于她的故事,或者传奇,还将继续……
前言/序言
神奇的“成全”
曹亚旗 《体坛周报》副总编辑
2021年东京奥运会之前,在和央视跳水专项记者杨烁聊天时,他提醒我们可以多关注一下全红婵。
说实话,当时有些被震撼到了。
中国跳水队人才辈出。在那个奥运周期,任茜、司雅杰、陈芋汐、张家齐、卢为等人都是女子10米台的潜在竞争者,而东京奥运会延期后的第一站国内选拔赛,才是全红婵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没有任何国际大赛履历,连国内比赛都参赛寥寥,尽管国内选拔赛她曾经献上“杀疯了”的表演,但这个14岁的小丫头到底在奥运会舞台能掀起什么波澜,大家心里还是有些没底。
后来的故事就不赘述了,出战东京女子10米台,决赛中全红婵五个动作有三个得了满分? 这是跳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名场面!这枚金牌让全红婵从不被人关注的角落一举闪耀全世界,“满分跳”“红姐”“水花消失术”都成为她的代名词。就连此前国内比赛时她的经典名句“杏哥是谁啊”,都在此刻被翻出来让大家津津乐道;而她本人,对于自己“搞笑女”的天性也并不否认。
年龄最小、资历最浅、成绩最亮眼,全红婵无疑是跳水队的团宠,也就此成为无数国人心目中的优质偶像。
东京奥运会余温尚存,陕西全运会再踏征途。女子10米台决赛12人名单,有四位奥运冠军、两位世界冠军和两位全国冠军,全红婵再度摘得金牌——不折不扣的“神仙打架”,这样的名场面也只有跳水和乒乓球赛场才能见到。
来不及回味金牌的滋味,巴黎奥运会的脚步已近。这次,不仅比单人还要比双人,同时教练换成了奥运“五金王”陈若琳,全红婵和陈芋汐携手开始了新的奥运征程,也让“水花消失术”频繁冲上热搜,让“教科书般的动作”成为常用解说词。
这一切,伴随着全红婵和陈芋汐“双人从不丢金,单人包揽金银”,一直延续到巴黎水上运动中心——在两人联手夺得10米台双人金牌后,全红婵在单人决赛中再度献上一次满分跳,并最终获得冠军。
赛场内外,看到的是她的专注;话里话外,听到的是她的率真。
三年间,两次奥运之旅,斩获三金,全红婵年仅17岁,是时候为“红姐”献上这本特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