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公司治理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界定权责利的机制,受到法律、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影响。我们在借鉴英美公司治理经验时,必须充分考虑适应性,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公司治理体系建设。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共同发展构成了中国经济的长期繁荣。长期实践中,两类企业积累了大量的公司治理经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如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党组织对公司治理的参与等。如何既保证对现有公认的公司治理框架完整系统的呈现,又将中国企业正在经历的独特公司治理实践理性地呈现给读者,是本书重要的考量和特色。
1.结合了公司治理的新理论成果,展现了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理论,与商业实践前沿高度契合。
l 知识体系完善,涵盖了股东、董监高、利益相关者以及机构投资者等内容,同时加入内部公司治理、外部公司治理、家族企业治理以及新兴组织治理模式等新板块。
l 内容体现时代性、前沿性。涉及党组织参与、国企混改对我国目前公司治理的影响,同时对新的网络治理和平台治理等新模式进行分析,是对我国新的公司治理理论与企业经营实践的有益总结。
l 每一章均设“前沿研究”,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新成果进行了综述。
2.案例是本书的亮点,通过深入详实、紧跟时事的案例分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公司治理相关理论内容,也能够为当下企业的经营实践提供宝贵借鉴,包括:康美药业:陡然蒸发的近 300 亿元资金,腾讯:优质董事会构成助力高效治理,瑞幸咖啡:蹊跷的股东大会,獐子岛扇贝“逃亡记”,失败的媒体公关危局等。
目录
导言 公司治理理论发展与中国实践
第1章 公司治理的起源与演进
引导案例 康美药业:陡然蒸发的近 300 亿元资金
第1节 公司治理的发展历程
第2节 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
第3节 公司治理的研究主题
第4节 公司治理前沿研究
案例分析与讨论 万科的控制权之争
第2章 公司治理的理论基础
第1节 什么是公司
第2节 公司治理的经济学基础
第3节 公司治理的组织社会学基础
第4节 前沿研究
第3章 股东大会
引导案例 瑞幸咖啡:蹊跷的股东大会
第1节 股东权利与义务
第2节 股东大会的地位、权力与类型
第3节 股东大会的运行机制
第4节 股东治理问题
第5节 前沿研究
案例分析与讨论 中小股东维权之战——深圳康佳集团案例分析
第4章 董事会
引导案例 腾讯:优质董事会构成助力高效治理
第1节 董事选聘与权利
第2节 董事会的职能与规模
第3节 董事会的结构
第4节 董事会的运行机制
第5节 独立董事制度
第6节 董事会治理问题
第7节 前沿研究
案例分析与讨论 尚德电力的“败局”
第5章 监事会
引导案例 獐子岛扇贝“逃亡记”
第1节 监事会的性质、分类、定位与模式
第2节 监事会的结构与运行机制
第3节 我国的监事会制度
第4节 监事会治理问题
第5节 前沿研究
案例分析与讨论 安然财务造假事件
第6章 经理人的激励与约束
引导案例 家族企业如何实现代际传承中的治理转型?
第1节 经理人选聘及职权
第2节 经理人的权利及代理问题
第3节 经理人治理问题
第4节 前沿研究
案例分析与讨论 美的职业经理人激励
第7章 信息披露、外部监督与公司治理
引导案例 乐视的几度沉浮
第1节 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概述
第2节 银行监督与公司治理
第3节 信用中介机构与公司治理
第4节 政府监管与公司治理
第5节 舆论监督与公司治理
第6节 前沿研究
案例分析与讨论 失败的媒体公关与当当网危局
第8章 机构投资者的治理
引导案例 ofo的一票否决事项
第1节 机构投资者的种类和特点
第2节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机理分析
第3节 我国的机构投资者
案例分析与讨论 百丽国际——涅重生
第9章 利益相关者治理
引导案例 霸王致癌门——媒体与舆论治理的“双刃剑”
第1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发展过程
第2节 债权人与公司治理
第3节 媒体监督与公司治理
第4节 产品市场与公司治理
第5节 前沿研究
案例分析与讨论 三鹿奶粉事件
第10章 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
引导案例 不受限的索尼
第1节 外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第2节 内部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第3节 家族控制主导型公司治理模式
第4节 前沿研究——公司治理模式的趋同
案例分析与讨论 东芝财务造假案
第11章 新型组织治理模式
引导案例 华为:从跨国公司到世界品牌
第1节 网络组织治理
第2节 企业集团治理
第3节 其他治理形式
第4节 前沿研究——平台型企业
案例分析与讨论 中航油巨亏案始末
前言/序言
序 言
公司治理既是一个老的话题又是一个新兴学科,在实践上如果以1600年东印度公司设立为标志,公司治理问题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事实上,公司治理问题的实质就是谁从公司决策及高级管理层的行动中受益,以及谁应该从公司决策及高级管理层的行动中受益。如果两者未能统一,就会出现最初的公司治理问题。但公司治理又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在叠加的治理实践需求推动下,这一领域的研究克服了经济微观分析理论的缺乏难题,最近正在复兴。我国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是伴随着企业改革特别是国企改革而诞生并不断演进的,公司治理是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变革的核心。大量事实证明,公司制企业的普及和成长,强劲地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司治理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回顾这四十余年我国经济和企业的改革发展,公司治理从行政型治理逐渐向经济型治理转型,可以将公司治理实践分为观念导入、结构构建、机制建立和有效性提高四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以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标志,决定指出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包括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等。而这正是在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因为公司治理特别是国企的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治理改革的先行者,所以公司治理不但要实现“形”似,还要“神”似,通过提高治理的有效性才能进而提升我国的治理能力,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随着治理实践的发展,我国的公司治理学术发展也逐渐从一个问题研究扩展到一个研究领域,进而上升为一个新兴学科。我作为一名公司治理研究学者有幸经历并推动了这一过程,深感近期公司治理的理论研究、实践应用、人才培养更是得到显著发展。最新标志就是继公司治理被先后列入EMBA、MBA的核心课程之后,又被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列为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并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所设一级代码学科工商管理下的二级代码学科。公司治理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也不断变化和拓展。如“后疫情时期的商科教育”“绿色治理”正成为一个重要方向。赵晶教授编著的《公司治理:原理与案例》,对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完整、系统的梳理和阐释,涉及公司治理理论基础、公司治理模式、新型组织治理模式等方面,在阐述公司治理问题的同时,辅以现实案例,深入分析总结,引发读者思考,并结合最新理论成果,展现了中国特色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进程与未来发展方向。这是一部比较全面的教材,也适合学者、企业经营者等阅读。
赵晶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公司治理的相关研究,我曾与她多次共同出席学术会议,并就当前公司治理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书稿付梓之际,我欣然接受她的邀请,为该书作序。希望该书的出版有助于推动我国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水平的提升,并有效指导我国的公司治理实践。
李维安
于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