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石龙集》系明代中期政治家、思想家黄绾的诗文集。黄绾(1477—1551),字宗贤、叔贤,号久庵、石龙,浙江省黄岩人。承祖荫官后军都督府都事。嘉靖初年在大礼议中因站在嘉靖帝一边而得到器重,升任光禄寺少卿、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参与编修《明伦大典》。后又升南京礼部右侍郎,受命安抚大同兵变。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嘉靖二十年,辞官归家,在石龙书院研究中国哲学,传播阳明心学。《石龙集》再现了黄绾的生命历程与学术思想,涉及较多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家族情况、师友交游、仕宦活动等。该集的整理,可使读者获得台州思想文化史、浙江阳明学派学术史的第一手文献史料,从而推动明代台州学术思想史、浙江历史文化史的深入研究。
目录
《石龍集》目録
點校說明
石龍集序
石龍集 卷一
賦
惜志賦
江離賦(有引)
謝知賦
歸志賦
太史石賦
浩齋賦(有引)
文昌辭
介庵賦(有引)
石龍集 卷二
四言詩
賜觀文華殿詩(有序)
五言古詩
雜詩(五首)
志懷(有引)
有感(有引)
赠張太史常甫省覲
留别吳廷勉
留别梁仲用
贈鄭伯興歸鹿門
病中習辟穀寄陽明甘泉(二首)
荷鋤
新開凌霄嶺
少谷鄭繼之訪予紫霄因結亭留之
興繼之紫霄夜坐
贈繼之
贈山人
赠周别駕以成(三首)
玉輝堂
别四弟宗愽
示兒承文
送解冲還鄉
送鄭道還鄉
寫松屏贈劉仲賔秋官
恭和賜輔臣張少保聖製
承詔恭和聖製敬一亭詩
贈李廷公罷官歸
碧溪書屋
贈方司教棟
贈周宸分教金谿
登明遠樓觀校士次楊夢羽韻
露觔廟
别陳顯奇歸僊居
石龍集 卷三
七言古詩
畫山水歌
山人歌
桃源書屋歌
雁蕩篇和許松臯憲副
筠溪歌為黃仲實提學賦
通明洞為陸伯載進士賦
雙槐歌為黃才伯父賦
洪水歌
和浚川九日登觀音巖歌
奉壽太淑人八十歌
節婦詞為周御史母賦
贊治堂歌和王浚川韻與夏桂洲賦
古石歌
雲壑壽歌
歌辭 樂府
應制恭和聖製大報歌
短短床(二章有引)
採蓮曲(三章)
佛郎機次陽明韻
陳母歌(六首有引)
三五七言次桂洲韻
遊女曲次桂洲韻
五言律詩
與鄭繼之郡齋讌集次顧太守華玉韻(時武宗皇帝尚北狩)
弔章東雁(有引)
方思道聞余與鄭繼之結亭紫霄作詩期隱次韻招之(二首)
惠山
遊梅花水
飛絮和孫評事
留臺賞牡丹
再遊梅花水
觀音閣晀望
燕子磯送黃誠甫
輓高廉憲先生
石龍集 卷四
五言律詩
登焦山
新豐阻雪
哭二泉先生
送吳縣丞達之
輓張宜人
壽南塘
題張子書侍御具慶膺封册
巾峰席上
遊寒巖
遊明巖
清風祠
送甘泉少宰改官北曹
贈張惕庵都憲
次韻邊華泉聽雨(二首)
齋廬有感
三友軒
遊牛頭寺
齋居次萬治齋中丞韻
和朱蕩南太守見寄韻
送周玉巖亞卿進表(二首)
次韻周貞庵九日登觀音閣
别壻高洵(有引)
送司馬太守之懷慶
送宋元錫守潞安
祈雪得應次蒲汀韻
贈陳文治東歸
贈顧新山司徒考績
贈周貞庵尚書考績
贈何石湖尚書考績
贈萬治齋都憲考績
送楊宏都督致仕
送潘石泉少宰考績
次紫巖道院習儀韻
和嚴介溪尚書齋夜(四首)
次韻介溪東園燈燕
五言排律
孟瀆雪夜飲惲功甫憲副宅語舊
次張濟甫胡汝懋登明遠樓觀校士四十韻
次王侍御登明遠樓二十六韻
石龍集 卷五
七言律詩
方石先生祖母趙氏旌門用杜韻志喜奉和(二首)
幽居
遊香山次陽明韻
送裘都事改官南都將以便養
哭方石先生次涯翁韻(二首)
夜登嵩巖覔湛秋江遺跡
暮春
次韻哭涯翁
紫霄述懷
北山漫興
北山
和顧華玉遊雲峰
次華玉九日登巾峰
秋日與城中諸友飲裘指揮山亭
雁蕩贈鄭繼之應元忠
羅太守邀登雲峰
吳山紫陽庵
除夜瓜埠舟中
雪後登金山
次韻林見素留别
哭朱白浦侍御
雲龍山次韻
留城
九日宿遷憶諸昆弟
夜訪吳維新興善寺不值明日以詩來約次韻答之
得歸
應詔恭和聖製敬一亭詩
和張少保敬一亭韻
至日舟經沛中
次紫巖太宰送令弟舜弼考績
和陳魯南得報轉官山東大參
齋居次劉紫巖太宰韻
次周貞庵萬治齋齋居韻
次林小泉司馬齋居感舊韻
金陵觀漲有感
觀漲和王浚川尚書韻
哭鹿門鄭廷尉
虛明館中秋雅集
和紫巖太宰東麓閣韻
九日觀音閣用喬白巖韻
燕子磯次紫巖韻
次韻周貞庵九日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