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对苏北8个地级市具有较高价值的传统建筑进行现状记录,包括图像记录、测绘记录等,并搜集、整理文献资料加以分析,对传统建筑的形制、工艺、技术等重要信息进行探讨,采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以大量案例分析城镇街巷、建筑群和建筑单体的营造,对比不同区域、不同时代的建筑特征,最后汇总为对苏北地区传统建筑的全面审视,重新思考其价值和地位,唤起学界对此类文化遗产的关注。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缘起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概况
第五节 章节组织
第六节 成果说明
第七节 研究总结
第二章 南通市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传统建筑研究概述
第三节 案例
第四节 总结
第三章 泰州市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传统建筑研究概述
第三节 案例
第四节 总结
第四章 扬州市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传统建筑研究概述
第三节 案例
第四节 总结
第五章 淮安市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传统建筑研究概述
第三节 案例
第四节 总结
第六章 盐城市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传统建筑研究概述
第三节 案例
第四节 总结
第七章 宿迁市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传统建筑研究概述
第三节 案例
第四节 总结
第八章 徐州市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传统建筑研究概述
第三节 案例
第四节 总结
第九章 连云港市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传统建筑研究概述
第三节 案例
第四节 总结
编后记
前言/序言
江苏省地处黄海之滨,江淮下游,大运河沟通南北,长江横贯东西。从历史上来看,“江苏”建制虽仅有三百余年,但域内历史悠久,且隶属关系变化纷繁,文化因素影响复杂,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致使江苏传统建筑呈现复杂性,出现区域差异、特色差异和文化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苏南”“苏北”的差异。以“江苏”为单一地域特征的传统建筑研究成果较少、著作寥寥,原因在于江苏传统建筑研究的不平衡,苏南地区的基础工作好、研究成果多,而苏北地区对传统建筑的基础调查工作明显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南京博物院古代建筑研究所的同志于2012年提出了对苏北古建筑进行调查的要求。这里的“苏北”是1949年后中央政府以长江为界设立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后的概念,包括今天苏中、苏北的8个市。我十分赞同他们开展“苏北传统建筑调查研究”,鼓励他们选好调研区域、类型和代表性案例,在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苏北传统建筑的地域特点和江苏特征,特别是和区域文化的相互关系。于是,他们从最基础的调查、测绘、记录入手,开展对
苏北传统建筑的归纳、分析、研究,希望在差异化的表象下,推出“苏北传统建筑”这一具共性特点的研究成果。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苏北传统建筑调查研究》,从多个层面构建了苏北传统建筑的研究框架,既有对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的梳理,也有对传统建筑多维度的专业性论述,较为完整地反映了苏北地区的传统建筑面貌。研究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通过艰苦劳动获得的众多第一手资料,其中还选取部分传统建筑,完成了三维数据的采集,为日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与保护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南京博物院对古代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可以追溯至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四川李庄时期的工作,即1940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委托中国营造学社调查西南诸省古建筑与附属艺术,供其制作模型用以陈列展览。1949年以后,江苏地区的古建筑保护工作主要由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即原南京博物院文管部)承担。1997年,南京博物院古代建筑研究所成立,2007年起逐渐开展以江苏省不可移动文物为对象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内容涉及文物保护工程、大遗址保护规划、文物数据采集及有关江苏传统建筑的课题研究等,是南京博物院“一院六馆六所”的研究所之一。
作为博物馆内的古代建筑研究所,与一般的古建所的工作重点有所不同,既要做区域建筑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