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用展览讲好中国建筑文化的“故事”是个大课题,其国际视野要求我们要审视并向诸如“威尼斯双年展”学习。事实上早在1986年中国艺术家就参与了亚太博物馆策划的“开门之后:中国当代艺术展”(美国·洛杉矶)如今威尼斯双年展的影响力带动中国文化走出来。自1993年以来,由中国的艺术家、建筑师和批评家组成的“班子”不断通过威尼斯双年展向世界发声,从展览的经济投资、操作主体、操作程序等方面看,这无疑是改革发展带来的艺术展览方式的变化。展览不该是冰冷的,它一定要蕴含今天的问题,唯有精心设计与创作,唯有用文化的想象力才可召回城市的记忆。文化自信并非口号,有感于太多的“书展”是城市的文化呼吸之共鸣,让优秀展览变成有艺术技巧的可读“图书”,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吸引海外人士的标志。所以从展览思想、元素体现到互动体验,用图书展示不仅可能,而且必要。
目录
文化遗产是有生命的,这个生命充满了故事
人们所创造的建筑遗产准确地反映了那个时代
20世纪建筑遗产是当今中国建筑师应学习的经典项目
业界内外竖起20世纪建筑遗产的丰碑
西风渐进
中国固有之肜式
民族传统创新
改革繁荣创作
建筑师
前言/序言
用展览讲好建筑文化、城市艺术、创意设计遗产保护等方面的”故事”,是我们的一贯追求,这不仅是阅读建筑,更是品味城市文化的需要。中国建筑文化的评论大家张钦楠先生在其《阅读建筑》《阅读城市》等多部著作中,一再强调“建筑是时代的镜子”,因为建筑与人一同成长,所以”建筑中便熔铸了它的创作者与使用者的灵魂”。他还特别发问:“沉寂的建筑在向我们诉说什么?”我理解,面向业界内外的展览是一种传播建筑文化的好形式,于是我们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鼓足勇气策划了这套丛书。国内外近年来涉及城市、建筑、艺术设计历史与文化的展览很多,我们提出的不是一般的博物馆、美术馆乃至与档案馆图书馆相联系的展陈,而是专门服务于城市文化复兴、城市事件、建筑文化论坛、历史重大设计问题追踪等所办的展览。要看到,与国外“井喷”般文化展览业态格局相对比,国内的展览市场资源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总体上讲,涉及建筑文化、城市艺术、设计创意的文化能量还未充分释放。国内某些博物馆、美术馆展览内容不变,展陈手段单一,不考虑观众的接受程度,粗浅的标识下观众无法了解展览背后的信息,难以体味到展览背后的故事,这是展览策展意识差与策展能力欠缺的表现。德国艺术策展大家鲍里斯·格洛伊斯在《走向公众》一书中,通过“联合国广场”和“夜校”等艺术系列讲座及展会,讲述如何用普及方式将艺术观传递给观众。诚如设计是20世纪中格外受到关注的现象一样,无论设计创造什么样的空间,“美丽让人印象深刻”。格洛伊斯认为现当代设计让事物洗尽铅华,如果缺乏设计能够显现事物本身的主张,便无法理解设计师、艺术家、评论家与传媒人对整个20世纪设计艺术观创造生活的理解。为了培育并提升一介策展人的素质与自信,格洛伊斯还特别强调了策展人的地位,“策展人以公众为名,以一种公众代表的身份来管理展览空间,这个角色要捍卫它的公共特性……从源头上看,艺术品似乎是脆弱的,观众是被带到它们面前的,如同医护人员将探访者带到病人面前,策展人(curator)在词源上源自治愈(cure)并非偶然,策展就是治愈(Tocurate is to cure)……策展就是要治愈那些无能为力的‘图像’,因为艺术品自身无力展示自己”。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艺术设计与展览历史便建立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瑞士艺术策展大家奥布里斯特在《策展简史》中说,20世纪以来,策展人地位的职业化趋势变得显而易见,如很多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