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球导航定位技术及其应用》以全球定位系统(GPS)为主体,作者结合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经验,系统介绍了GPS定位技术及其应用。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组成、空间大地测量基准、国家基础网、工程控制网等,重点讲述了GPS控制网的方案设计、外业观测及数据处理方法和技术。
《全球导航定位技术及其应用》可作为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供测绘、地震、水利、交通等部门的相关科研工作人员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GPS系统
1.2 GLONASS系统
1.3 伽利略系统
1.4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
2 GPS接收机
2.1 GPS接收机介绍
2.2 GPS接收机检验
2.3 数据质量检查(TEQC)
3 空间大地测量基准
3.1 基本概念
3.2 WGS84坐标系
3.3 1TRF框架
3.4 WGS84与ITRF间的转换
3.5 中国国家2000坐标系
4 国家基础网布设
4.1 全国GPS一、二级网
4.2 国家A、B级网
4.3 中国大陆环境构造监测网络
4.4 国家基础网技术设计
4.5 外业实施方法
4.6 GPS测量误差分析及模型改正
4.7 野外工作对精度的影响
5 数据处理
5.1 常用专业软件介绍
5.2 GAMIT/GLOBK软件
5.3 GAMIT数据处理
5.4 某GPS大地控制网GPS测量数据处理方案
5.5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下点位坐标的历元归算
5.6 CGC$2000与其他大地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
6 GPS工程控制网布设
6.1 技术设计
6.2 实施方案
6.3 外业技术总结编写
6.4 数据处理
6.5 坐标系统转换
6.6 内业技术总结编写
6.7 技术方案的制订
7 工程控制网布设示例
7.1 带状测区示例
7.2 中蒙边界第二次联合检查大地控制网联测实施方案
7.3 面状测区示例
7.4 有方位联测的GPS控制网
7.5 线状GPS工程控制网布设方法
7.6 高速铁路测量
7.7 利用GPS测定垂线偏差
7.8 在其他测量方面的应用
8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技术
8.1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观测模型
8.2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星历内插算法
8.3 电离层延迟的改正方法
8.4 周跳的探测和修复
8.5 Kalman滤波单点定位
9 基准站(CoRS站)与RTK测量
9.1 传统RTK测量
9.2 参考站网(CORS)
9.3 单
试读
《全球导航定位技术及其应用》:
(1)截止高度角。低高度卫星的观测值有时候证明是有问题的,并且时常发生数据丢失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增加卫星截止角,一般软件默认的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5°。
如果对于模糊度的解算有问题时,增加截止角也是有效的。因为可以通过消除低高度卫星的噪声而减小整个噪声,注意必须保留足够的具有好的几何强度的GDOP数据。
(2)星历。一般情况下,软件的缺省选择是广播星历,广播星历由每颗卫星周期性发送,一般每2h发送一次,星历包含了卫星的轨道参数。精密星历可以改善基线的精度,可以帮助用户获得长基线的固定模糊度解。使用精密星历进行基线解算时,导入到项目中的精密星历时间长度必须包含处理数据的观测时间。因为大多数的精密星历每15min提供SV位置,这就意味着用户必须拥有比测量时间的开始和结束分别多出2h的精密星历。如果测量开始的时间在0:00UTC左右,用户必须将两天的精密星历数据结合以保证适当的覆盖。
精密星历文件包括了所有卫星整周的信息。然而,当前最普通可用的文件仅包括一天的数据。精密星历文件可以SP3和EF18格式获得。Trimble Geomatics Office可以使用任何格式。而LGO和Pinnacle只支持NOAA/NGS SP3格式。
(3)解的类型。这个参数你可以定义使用什么数据用于解算,是否要解算相位模糊度。一般软件提供了选择:①自动;②相位:所有固定解;③相位:GPS固定解,GLONASS浮点解;④码;⑤浮点解。
默认的选项设置是自动,它尽量使用码和相位观测值用于计算并解算模糊度。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改变此参数。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只有码或相位观测值可行,软件会自动选择单独的观测量计算。例如,选择自动可以保证选择很好的观测量,无需你做出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