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涉猎广泛、内容丰富,从基础的放大器、滤波器、混频器设计分析,到接收机的组成、各类接收机的架构(模拟超外差接收机、压缩接收机、数字接收机、扩频接收机等)都进行了讨论,还介绍了信号采样、数字滤波器及其性能,讨论了信号的调制解调,跳频、扩频、跳时信号的截获方法和特性,对通信信号的测向、通信电子战接收系统架构也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目录
第1章 接收系统和接收系统结构
1.1 引言
1.2 电子支援系统
1.2.1 电子支援
1.2.2 指挥和控制
1.3 电磁波频谱
1.4 接收系统结构
1.4.1 基本的接收系统模型
1.5 监听接收机(Monitor receiver)
1.5.1 超外差接收机的原理
1.6 搜索接收机结构
1.6.1 窄带搜索接收机
1.6.2 压缩接收机
1.6.3 数字变换接收机
1.6.4 接收机考虑
1.7 关键系统参数
1.7.1 噪声系数
1.7.2 灵敏度
1.7.3 选择性
1.7.4 动态范围
1.7.5 其他重要参数
1.8 扩频
1.8.1 FHSS
1.8.2 DSSS
1.8.3 THSS
1.9 侦察管理(collection Management)
1.9.1 侦察管理过程
1.10 结束语
附录1.A 侦察管理过程输出产品
1.A.1 设备评估工作表
1.A.2 情报同步矩阵
参考文献
第2章 信号与调制系统
2.1 引言
2.2 信号表示
2.
前言/序言
前 言
接收系统可以说是电子战(EW)系统的核心。没有接收系统, 电子战的基本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本书论述了组成接收系统的主要单元以及系统中的接收机。
第1章介绍接收系统架构, 包括基本术语、 系统功能和主要的系统性能指标。除介绍了非扩频数字通信外, 也介绍了扩频通信。非扩频通信是我们感兴趣的大多数通信系统的基础。本章最后介绍了战场侦察管理。电子战信号侦察仅是众多信息侦察方法之一, 对于了解在什么情况下电子战与其他手段配合是很有用的。
第2章涵盖了通信信号及其采用的调制系统, 介绍了这些信号的数学表达式。着重介绍了数字技术, 因为数字通信是现代扩频通信的基础。同时也介绍了随机调制, 因为大多数现实通信信号至少会被热噪声所污染, 从而使得通信信号实际上呈现出随机性, 最起码是部分的随机性。本章还介绍了主要的频谱接入方法, 包括较新的空分多址接入。本章结尾简要论述了两种最常用的信号滤波方法。
第3章起, 我们将深入探讨接收机的主要组成单元。第3章专门讨论射频级, 它是目标信号的进入点。重点讨论了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问题。热噪声对电子战系统来说有着特别的危害, 因为我们感兴趣的目标信号通常非常微弱, 这就要求低噪声放大器要把热噪声降到最低。尽管低噪声放大的方法非常多, 我们只讨论采用双极结晶体管和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设计的低噪声放大器。还讨论了天线与接收机输入之间的失配效应。最后讨论了波段选择滤波器/预选滤波器以及为什么需要它们。
在电子战接收机中, 其射频级低噪声放大器(LNA)的带宽应尽可能宽。通常这些接收机频段很宽并采用多级LNA。当然, 放大器越多, 接收机成本就越高, 占用接收机的空间也越大, 而且还会增加接收机的功耗, 这通常又会增加额外费用。预选滤波器也需要宽带的, 不过一般不需要像LNA那么宽。接收机中会经常采用亚倍频预选滤波器, 也会用到相对窄带的(即10%的调谐频率)放大器。在第4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