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其演进》全面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其演进,内容包括无线移动通信环境,W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接口协议、物理层技术及物理层过程,cdma2000移动通信系统,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HSDPA,IMS,3G技术的演进等。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其演进》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图文并茂,适合通信网络维护人员、移动通信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关应用开发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或从事相关课题研究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无线移动通信环境
1.1 无线移动通信的特点
1.1.1 无线移动通信环境的特点
1.1.2 移动通信基本传播机制
1.1.3 信号传播中的损耗和效应
1.1.4 相关概念
1.2 无线信道
1.2.1 无线信道概述
1.2.2 无线信道的主要性能指标
1.2.3 信道中的噪声
1.2.4 建立信道模型的意义
1.3 小尺度衰落信道
1.3.1 多径衰落信道概述
1.3.2 移动多径信道的主要参数
1.3.3 多径信道的统计特性和模型
1.3.4 多径衰落信道的分类
1.3.5 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信道模型
1.4 大尺度衰落信道
1.4.1 自由空间的传播模型
1.4.2 平坦球面上的传播模型
1.4.3 刃形绕射模型
1.4.4 对数正态阴影的路径损耗模型
1.4.5 传播模型
第2章 WCDMA系统的网络结构及接口协议
2.1 WCDMA网络结构
2.1.1 网络结构的演化
2.1.2 UMTS网络结构
2.1.3 UTRAN的结构
2.1.4 WCDMA核心网络结构
2.2 UTRAN接口及协议
2.2.1 UTRAN概述
2.2.2 Iu接口及协议
2.2.3 Iub接口及协议
2.2.4 Iur接口及协议
试读
第1章 无线移动通信环境
1.1 无线移动通信的特点
1.1.1 无线移动通信环境的特点
与固定(有线)通信相比,无线通信环境要复杂得多。固定(有线)通信具有以下特点:
终端(电话机)是固定在某一地点(房间)不动的;
信道为传输线路是固定不动、全封闭式传输线,比如双绞线、电缆、光缆等;它是人造的优质信道,容量大,质量高:
网络是适应固定式终端与固定式传输线的有线交换网络:
总之,固定通信的最大特点是静态的;它不能随人的移动而改变。
固定通信的容量(数量)与质量的瓶颈不在于传输信道而在于网络,它主要决定于交换方式与网络结构。
一般无线通信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从全静态拓展到可移动的准动态;由全封闭式、固定传输线路到开放式、无线传播信道;满足异地漫游特性。
移动通信是无线通信的一种通信形式,移动通信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终端随机移动;信道是动态无线链路;网络是适应动态用户、动态信道的动态性交换网络,瓶颈是传输信道,即容量。
移动通信中由于用户需要进行自由移动,其位置不受束缚,因此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传输。与有线传播媒介相比,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一般都很差,而且不同用户的传播信号在传播过程中还会互相干扰,因此建立无线传输系统远比建立有线传输系统复杂。
前言/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