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观演建筑空调设计》系统地介绍了观演建筑空调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空调系统设计的方案和方法。详尽深入地阐述了剧场、电影院等的建筑功能与特征;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及卫生标准;空调冷热负荷的确定;空调气流组织设计;空调系统设计;空调冷热源;空调系统自动控制及运行调节;节能与天然能源的利用;蓄冷空调系统;室内空气环境的预测与评价;通风与防排烟;冷热源机房设计等。并介绍了一些典型的观演建筑空调系统的工程实例,供设计参考。<br> 随着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需求的迅速增长,观演建筑大量兴建,而且趋于多功能化。这些建筑对舒适的空气环境有着愈来愈高的要求,而空调设施是保证空气环境满足要求的基本手段。
目录
前言<br>第1章 观演建筑功能特征简述<br>1.1 电影院建筑功能特征简述<br>1.2 剧院建筑功能特征简述<br>1.3 报告厅建筑功能特征简述<br>1.4 观演建筑的发展趋势<br>第2章 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及卫生标准<br>2.1 空调室内设计参数<br>2.2 室内卫生标准<br>2.3 空调新风量的确定<br>第3章 空调冷热负荷的确定<br>3.1 空调冷热负荷的类型及特点<br>3.2 空调冷热负荷的计算<br>3.3 高大空间分层空调负荷的确定<br>3.4 空调负荷估算参考指标<br>第4章 气流组织设计与计算<br>4.1 观众厅的气流组织形式<br>4.2 观众厅气流组织设计的有关问题<br>4.3 舞台气流组织形式及设计的有关问题<br>4.4 空调送回风口形式及特性<br>4.5 气流组织的计算<br>第5章 空调系统设计<br>5.1 空调系统的设计原则<br>5.2 空气处理设备的类型<br>5.3 空调过程设计<br>5.4 空调送风、回风及排风系统<br>5.5 空调水系统<br>第6章 空调系统的消声与减振<br>6.1 噪声允许标准<br>6.2 空调系统的噪声源与消声减振措施<br>6.3 空调系统的噪声计算<br>6.4 消声器<br>6.5 空调及冷热源设备的减振<br>第7章 空调用冷、热源<br>7.1 空调冷热源选用原则<br>7.2 蒸气压缩式冷水机组<br>7.3 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br>7.4 热源形式及设备<br>7.5 冷却塔<br>第8章 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与运行调节<br>8.1 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br>8.2 调节阀及其特性<br>8.3 空调机组的控制<br>8.4 冷水机组及水泵的控制<br>8.5 中央监控系统”’<br>8.6 空调系统的调试<br>第9章 节能与天然能源的利用<br>9.1 建筑节能<br>9.2 冷热量回收<br>9.3 热泵<br>9.4 蒸发冷却系统<br>9.5 预冷运行<br>第10章 蓄冷空调系统<br>10.1 蓄冷空调系统的类型及意义<br>10.2 分量蓄冷和全量蓄冷<br>10.3 水蓄冷系统<br>10.4 冰蓄冷系统<br>10.5 相变材料蓄冷系统<br>10.6 蓄冷空调设计的基本步骤<br>10.7 影剧院采用冰蓄冷系统的经济比较<br>第11章 室内环境的预测与评价<br>11.1 室内空气分布的预测方法<br>11.2 模型试验<br>11.3 CFD数值模拟<br>11.4 气流分布的评价方法<br>第12章 通风与防排烟<br>12.1 自然通风的利用<br>12.2 观演建筑的防火<br>12.3 通风与防排烟设计方案<br>12.4 通风与防排烟的规定与相应措施<br>第13章 空调与冷热源机房的设计<br>13.1 制冷机房建筑及设备布置<br>13.2 空调机房建筑及设备布置<br>13.3 冷却塔的布置<br>13.4 机房的通风换气<br>第14章 观演建筑空调工程实例<br>14.1 中国剧院(北京)<br>14.2 锦城艺术宫(成都)<br>14.3 新疆人民会堂(乌鲁木齐)<br>14.4 友谊剧院(广州)<br>14.5 山城宽银幕电影院(重庆)<br>14.6 曙光宽银幕电影院(南京)<br>14.7 重庆人民大礼堂(重庆)<br>14.8 重庆市川剧艺术中心(重庆)<br>14.9 宇治市文化中心(日本,宇治市)<br>14.10 文乐剧场(日本,大阪)<br>14.11 上海大剧院(上海)<br>14.12 人民大会堂(北京)<br>14.13 台湾大剧院(台湾省台北市)<br>14.14 浙江省人民大会堂(杭州)<br>14.15 北京戏曲学校排演剧场(北京)<br>14.
试读
第1章 观演建筑功能特征简述<br> 观演建筑是具有“观赏—表演”空间的公共建筑,是为人们提供欣赏各类音乐、戏剧、表演、影视等艺术的场所。公元前5世纪,最早的剧场建筑出现于古希腊。欧洲从16世纪起,剧场建筑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古代演戏的场所泛称为戏场,在历史上有过各种不同的名称和形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表演艺术事业本身的需要,都给观演建筑带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br> 电影院、剧院是传统的观演建筑类型,其他如音乐厅、文化宫(馆)也属此范畴。在科学技术与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要满足观众多元化、多方位的文化需求就必须要使观演建筑涵盖更多的社会功能。目前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的中国国家大剧院,作为中国最高表演艺术中心,充分体现了现代观演建筑的发展趋势。现代观演建筑往往融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娱乐、餐饮、宾馆、购物、博览、体育于一体,其主体为剧场、电影院等观演场所。<br> 1.1 电影院建筑功能特征简述<br> 1.1.1 电影院的分类、规模和等级<br> 电影是一门综合性的现代艺术及综合性的技术产品。它是以胶片为声像载体的大众娱乐形式,早已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并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产业。<br> 电影院有专业性电影院和兼演电影及戏剧的电影院。专业性电影院包括放映普通电影,宽银幕电影、宽银幕立体声电影、立体电影和全景电影等的电影院。<br> 电影院的规模按总座位数可分为:<br> 特大型大于18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11个);<br> 大型1201~1800个(观众厅宜为8~10个);<br> 中型701~1200个(观众厅宜为5~7个);<br> 小型小于等于7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4个)。<br> 电影院建筑质量划分为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以便于区别对待,保证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四个等级电影院的设计使用年限、耐火等级、环境功能等的相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