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软件构架实践》(第2版)根据软件生命期的特点,分4部分进行了阐述,即预想构架、创建构架、分析构架和从一个系统到多个系统。并且,书中通过精选的案例,进行了剖析。《软件构架实践》(第2版)是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推荐教材,荣获取美国专家的软件开发杂志第九届图书效率大奖。本书可作为软件学院及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适合业界人士研究参考。
目录
第Ⅰ部分 预想构架
第1章 构架商业周期
1.1 构架的产生
1.2 软件过程和构架商业周期
1.3 什么样的构架才算好
1.4 小结
1.5 讨论题
第2章 什么是软件构架
2.1 软件构架概念澄清
2.2 其他观点
2.3 构架模式、参考模型和参考构架
2.4 为什么说软件构架非常重要
2.5 构架结构和视图
2.6 小结
2.7 可进一步参阅的文献
2.8 讨论题
第3章 A-7E案例分析:各种构架结构的运用
3.1 与构架商业周期的关系
3.2 需求与质量
3.3 A-7E航空电子系统的构架
3.4 小结
3.5 可进一步参阅的文献
3.6 讨论题
第Ⅱ部分 创建构架
第4章 理解质量属性
4.1 功能性和构架
4.2 构架和质量属性
4.3 系统的质量属性
4.4 实践中的质量属性场景
4.5 其他系统质量属性
4.6 商业质量属性
4.7 构架的质量属性
4.8 小结
4.9 可进一步参阅的文献
4.10 讨论题
第5章 实现质量属性
5.1 战术介绍
5.2 可用性战术
5.3 可修改性战术
5.4 性能战术
5.5 安全性战术
5.6 可测试性战术
5.7 易用性战术
5.8 战术与构架模式的关系
5.9 构架模式和样式
5.10 小结
5.11 可进一步参阅的文献
5.12 讨论题
第6章 空中交通管制:高可用性设计案例分析
6.1 与构架商业周期的关系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