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铁血宰相:俾斯麦传》是德国传记大师路德维希代表作。
作者以大量史料,通过心理分析、剧本等多种形式描绘了俾斯麦的传奇一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真实可信、有血有肉的俾斯麦形象。在威武、铁血的外表下,俾斯麦的骄傲与勇敢印刻在世人的心中。但通过心理学视角的观察,作者又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俾斯麦一生的失意与忧郁。
精彩书评
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进步的事业。
——列宁
埃米尔·路德维希是擅长讲故事的语言大师。
——《洛杉矶时报》
目录
第一卷:1815—1851游荡者
第一章002
第二章007
第三章014
第四章024
第五章033
第六章044
第七章053
第八章062
第九章072
第十章079
第十一章086
第十二章093
第十三章105
第十四章117
第二卷:1852—1862抗争者
第一章132
第二章141
第三章151
第四章159
第五章169
第六章175
第七章184
第八章192
第三卷:1862—1871缔造者
第一章208
第二章216
第三章224
第四章234
第五章239
第六章251
第七章259
第八章266
第九章277
第十章284
第十一章293
第十二章299
第十三章307
第十四章313
第十五章325
第十六章338
第十七章349
第十八章360
第十九章368
第二十章381
第四卷:1872—1888统治者
第一章396
第二章407
第三章418
第四章425
第五章435
第六章441
第七章449
第八章457
第九章467
第十章476
第十一章484
第十二章490
第十三章501
第十四章512
第十五章520
第十六章532
第十七章541
第五卷:1888—1898流放者
第一章554
第二章562
第三章569
第四章576
第五章581
第六章592
第七章597
第八章604
第九章609
第十章619
第十一章629
试读
第一章
那是一个夏天。在公园一棵古老的橡树下,一个小男孩儿在嬉戏。他有一头金黄又浓密的头发和一双深邃而炽热的眼睛。他只有四岁,但是当他用铁锹铲起土、把泥块填满他的手推车、又把手推车里所有的装载物倒进旁边的池塘,如此用泥土和石块来修建他的堡垒时,他的精力又尤其充沛,看上去倒像是有六岁。而当园丁从房子里走出来叫他回去吃晚餐,他又变得叛逆,并且生起气来。
这个房子很简朴,比起有身份人士的私人公馆,它看上去更像属于一位富有的农民。房子是木头制成的,几乎没有装饰,只有一层楼高,除了正中间有一个五扇窗那么宽的小二楼。当这个小男孩儿从一楼的窗户向外望去,目之所及,是一整片辽阔的黄色玉米田。景色静谧。当风从波美拉尼亚吹来,沉甸甸的谷穗随风摆动,田野里便出现了一道道的麦浪。“这一切都是我们的。”父亲带着小男孩儿去田间地头时告诉他说。他的父亲刚继承了尼朴甫(Kniephof)近两千英亩的土地。这也正是他在小男孩儿一岁的时候就离开了位于萨克森(Saxon)的舍恩豪森(Sch?nhausen),而前往更远的波美拉尼亚的原因。
“这一切都是我们的。”小男孩儿也时常如此想,因为村庄也就是农场。这里没有佃户,只有隶属于庄园的农业劳动力,他们住在茅草屋里,身份地位其实与农奴极度类似,只是他们自己和士绅都不愿意承认这一点。这里有石灰窑,还有铁匠铺。当这个小伙子走进牛棚,在牛群中间爬来爬去时,约九十岁的牧牛人布兰德喊道:“少爷,小心啊!这些牛可能会踩到您的眼睛。它们不会有任何察觉,只知道不停地吃草,但是您的眼睛可是有可能被踩碎的呀!”这位老者称呼这位小男孩儿所用的“少爷(HerrJunker)”,就是下德意志地区的方言。七十年后,俾斯麦仍会回忆起这位历史见证者,他曾为俾斯麦讲述了许多有关腓特烈·威廉一世的故事。这位牧牛者还告诉俾斯麦,自己就曾在屈斯特林(Küstrin)亲眼看见过这位国王,那还是远在腓特烈大帝时代之前的日子。
这位小男孩儿的父亲同样也有故事可讲。每逢节日,他们便会走进配有三扇窗的大厅,在那里的墙上挂有许多肖像画,祖先们戴着头盔、满面威严,都从画里向下注视着他。肖像画的画框已经布满灰尘,而画里的人依然全副武装。在五百多年以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统治着易北河流域。而当年轻的俾斯麦已经九岁,能懂得更多之后,父亲也有了更多可以告诉他的事情。这位年轻人又听见了些什么?父亲的父辈们全都是骑士。虽然现在存在于肖像画里,但是他们曾数百年生活在城堡和庄园之中,持有为他们进行耕种的农奴;身为庄园主,享有着司法权;从已经无法追忆的远古时代起,他们就已经会在礼拜日坐在教堂里专属于他们的橡木椅上,与下等人区分开——而今时今日,下等人仍然无处不在。
也许这位费尔迪南;冯;俾斯麦先生曾告诉过儿子,祖先们身为旧玛赤(theOldMarch)的部下,都是非常强硬的;他们并非逢迎的廷臣,反而对诸多事宜都感到不满。在很久以前,难道不是曾有一位选帝侯逼迫俾斯麦家族出让了他们zui好的那片森林,并换成舍恩豪森,从而完成了一次极不对等的交换吗?一百多年以前,当国王想要让旧玛赤骑士们为他们所获得的封地缴纳税款,费尔迪南的曾祖父就曾将他们的拒绝意愿上呈国王,同时他们也一致抗议,认为这是“从自由的骑士向纳税的、可耻的身份的退化”。在这位国王临死之前,他还给儿子——年轻的腓特烈——列出了zui难操纵的四大家族的名单,而俾斯麦家族以“zui显著且zui恶劣”的名头赫然在列。
男孩儿的祖父酗酒极为严重,同时也是一位威猛的猎手。这位俾斯麦曾在一年之中斩获154头红鹿。在外表上,比起其他祖辈,我们的俾斯麦和这位祖父zui为相似,他的父亲不再是一名骑士。实际上,这位祖父早已被排除出骑士的序列,当他年轻的妻子去世时——就在《维特》出版之前不久——他发表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挽歌,用极尽华丽的辞藻描绘了他的婚姻生活与妻子。这位卢梭的学生,唯一的愿望就是让他的儿子们成长为“四位品德高尚之人”,他也与他们以朋友相称。他收到孩子们工整、富有文笔写就的来信就十分高兴,而他自己图书馆里的藏书也全是些学术著作。费尔迪南(也就是我们的俾斯麦的父亲)和兄弟们也都继承了父亲这种缺乏野心的特质。诚然,他们全都上了战场,但是他们不愿意踏入政坛,而只是醉心于乡村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