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科学地开展气田经济评价是天然气高效开发的重要推动力,《天然气资源整合视角的经济评价研究》概述了天然气行业发展现状、探讨了常规天然气及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方案经济评价的特点,构建了天然气资源经济评价统一的基准框架。在该框架下,影响气田开发方案经济评价的技术与经济因素以经济评价参数的形式被统一纳入,以进行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分析、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财务分析、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天然气资源整合视角的经济评价研究》做了两方面的创新性工作:一是在技术与经济的整合视角下,将企业的管理与决策问题贯穿其中,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二是详细地呈现算法模型的矩阵运算思路,以高效地进行多维度、高精度分析。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 1
1.1 天然气项目经济评价发展背景 1
1.2 天然气项目经济评价理论 2
1.2.1 项目经济评价概述 2
1.2.2 天然气项目经济评价的研究与应用 5
1.3 天然气项目成本管理理论 9
1.3.1 成本与成本管理理论 9
1.3.2 气田的成本及其构成 10
1.4 天然气项目风险管理理论 11
1.4.1 项目风险管理的概述 11
1.4.2 天然气项目经济评价的风险管理 12
第2章 天然气行业发展概述 14
2.1 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4
2.2 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 16
2.2.1 天然气产量 16
2.2.2 天然气消费量 17
2.2.3 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现状 18
2.2.4 天然气市场发展潜力 19
第3章 天然气资源经济评价 21
3.1 天然气开发方案经济评价概述 21
3.2 常规天然气开发方案经济评价 23
3.2.1 常规天然气项目的投资特点 23
3.2.2 常规天然气开发方案经济评价的关键因素 24
3.3 致密气开发方案经济评价 25
3.3.1 致密气项目的投资特点 25
3.3.2 致密气开发方案经济评价的关键因素 26
3.4 页岩气开发方案经济评价 27
3.4.1 页岩气项目的投资特点 27
3.4.2 页岩气开发方案经济评价的关键因素 28
3.5 煤层气开发方案经济评价 29
3.5.1 煤层气项目的投资特点 29
3.5.2 煤层气开发方案经济评价的关键因素 30
第4章 天然气资源经济评价的基准框架 32
4.1 天然气开发方案经济评价参数 32
4.1.1 天然气开发方案经济评价参数的概述 32
4.1.2 基础参数 32
4.1.3 分年参数 34
4.2 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分析 37
4.2.1 投资估算与融资概述 37
4.2.2 项目总投资估算 37
4.2.3 建设期利息估算 44
4.2.4 流动资金估算 44
4.2.5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 47
4.3 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51
4.3.1 概述 51
4.3.2 项目计算期 51
4.3.3 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估算 51
4.3.4 成本费用估算 57
4.3.5 利润与利润分配估算 68
4.3.6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 72
4.4 财务分析 75
4.4.1 概述 75
4.4.2 融资前分析 75
4.4.3 融资后分析 76
4.4.4 盈利能力分析 76
4.4.5 偿债能力分析 89
4.4.6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93
4.5 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 99
4.5.1 概述 99
4.5.2 盈亏平衡分析 99
4.5.3 敏感性分析 99
4.5.4 情景分析 105
4.5.5 风险分析 106
第5章 天然气资源经济评价实例研究 108
5.1 说明 108
5.2 A 气田开发方案经济评价案例 109
5.2.1 案例概况 109
5.2.2 投资估算 110
5.2.3 财务评价 112
5.2.4 不确定性分析 117
5.2.5 风险分析 125
5.2.6 财务评价结果 127
参考文献 128
附录 132
后记 166
试读
第1章国内外相关理论与研究现状
1.1天然气项目经济评价发展背景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低碳的燃料,是支撑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2000年以来,我国的天然气生产和消费保持较快增长。2018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与表观消费量分别为1601.59亿立方米、2803亿立方米。2023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上升至2297.10亿立方米、3945.3亿立方米,2023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如图1.1所示。天然气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也使得天然气的需求、供给、价格、成本、低碳、环保等影响因素,逐步被引入规范的能源经济与能源项目管理研究中。
图1.1规模以上工业天然气产量
天然气开发是一个长周期、高投资、高风险的系统工程项目,涵盖地质、气藏、钻采、地面、安全、造价等工程。随着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如何在保障产量目标的基础上实现效益开发,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而天然气的开发依托于气田开发方案,其中,气田开发方案经济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多种工程技术方案进行经济评价和优选,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投资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天然气气田开发方案经济评价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比较规范的行业标准,如
《气田开发方案及调整方案经济评价技术要求》(SY/T6177—2020),形成了较完善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但基于整合视角,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研究尚显不足。提高天然气开发方案经济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能科学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从而推动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发展。开展天然气开发方案经济评价研究,有助于完善相关理论体系,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同时,随着国内外能源市场的不断变化和天然气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开展天然气开发方案经济评价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发展、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天然气项目经济评价理论
1.2.1项目经济评价概述
1.项目经济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国际化的推进,项目经济评价在决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Yong et al.,2023)。国内研究主要聚焦于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项目经济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方法的创新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刘斌,2020;罗缘芫和程曦,2022;杨惠贤,2016;杨永国等,2022)。近年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项目经济评价也开始融入更多的量化分析和智能化决策支持(Vinardell et al.,2024)。
国家政策对项目经济评价具有直接的指导和规范作用。30余年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等部门和单位相继发布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评价标准和实施要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计划部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这些政策文件不仅为项目经济评价提供了方向,也为评价实践提供了法律依据。
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是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项目的收入、成本、利润等财务指标进行预测和分析,可以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李志学,2010)。在实际应用中,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评
价的可靠性(张东旭,2020)。
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是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多种渠道(Li et al.,2019;Kaiser and Narra,2019)。不同的资金来源对项目的财务结构、融资成本以及风险分布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在项目经济评价中,需要对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财务分析方法在项目经济评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常用的财务分析方法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张武和宇德明,2002)。这些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对项目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评估。此外,随着财务理论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财务分析方法如实物期权、风险评估等也逐渐被引入项目经济评价中。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关键环节。通过对项目投资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效益进行分析和量化,可以与项目投入的费用进行比较,从而得出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罗东坤,2002;谢家平和孔令丞,2002)。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加清晰地了解项目的经济效益状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国外对项目经济评价的研究历史悠久,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相对成熟。从早期的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到后来的实物期权理论、多目标决策分析等,国外研究不断创新和完善(Valle-Falcones et al.,2023)。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演进为我国的项目经济评价研究提供了宝贵借鉴和参考。
费用效益法是一种常用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通过比较项目的总费用和总效益,可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方法在实际项目评价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环境保护项目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Campbell and Dean,2013;Korytarova and Hromadka,2014)。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准确量化和比较项目的费用和效益仍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项目经济评价作为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确保项目可行性、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未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技术进步,项目经济评价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和优化项目经济评价体系和方法论,以更好地服务于项目决策和经济发展。
然而在实际业务中,财务分析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或弊端。*先,财务分析所依赖的财务报告和资料可能存在局限性,如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能受到质疑,这可能导致财务分析失去可靠的基础(李凯洲和杨惠贤,2013)。其次,报告中的数据可能只反映了过去的经营状况,对于未来的预测能力有限。这也说明,财务分析需要考虑多种未来的影响因素,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和丰富的论证之上,为此需要借助管理信息化与计算机技术(Yong et al.,2023)。再次,财务分析过程可能过于片面,仅关注某些关键财务指标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非财务指标。这使得财务分析的对象可能过于狭隘,未能全面反映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潜在的管理风险。*后,财务指标的构建过于公式化、表面化,过度依赖于数学模型和推导,而缺乏对业务逻辑和关联性的考虑。例如,在构建完全成本指标时,不仅需要考虑经营成本与产量的关系,还需要考虑当产量发生变化后,营业收入变化带动短期借贷,进而影响财务费用与经营成本。这种从全局去思考的逻辑与联系性也是本书设计算法模型的关键所在。
2.项目经济评价的历史沿革
经济评价这一概念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国家,当时为了指导投资项目的决策过程,提出了项目评价的理念(刘斌,2020)。这一评价过程基于国家制定的财务制度、相关参数,将财务分析作为主要手段,对项目的财务成本和预期收益进行测算。通过计算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等关键指标,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而判断项目的可行性、盈利潜力以及投资的价值(Ramsey,1980)。这种经济评价方法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帮助他们在众多项目中做出明智的选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方国家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福利项目的投入,传统的财务评价已无法全面满足这些项目的经济评估需求。因此,在项目经济评价中,
开始引入对收益分配的社会效益评价内容。到了20世纪70年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发展中国家工业项目分析手册》,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也发布了《项目评价准则》,这两份重要文件均明确提出了经济效益评价与社会效益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并形成了项目经济评价的费用效益分析框架(Campbell and Dean,
2013;傅家骥,2003)。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人口增长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环境影响评价也被纳入项目经济评价的考量中。这一变化使得项目经济评价更加全面,涵盖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多个方面,形成了现代的费用-效益分析方法。例如,欧盟发布的《投资项目成本效益分析指南》(Guide to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Investment Projects)就强调了在进行不同行业经济评价时,还需注重技术、安全、管理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评估(Campbell and Dean,2013;殷爱贞和夏宇,2013)。当前,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经济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货币需求供给分析(L-M)方法、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方法、SWOT战略分析方法、阿拉伯方法等(Santos et al.,2022;Zhu et al.,2023;马加传和刘天时,2010)。这些方法不仅关注项目的经济效益,还充分考虑了项目的外部性影响,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全面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20世纪50年代我国沿用苏联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重点项目技术经济分析,采用的主要是静态分析方法。改革开放后开始学习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引入包括动态经济评价指标在内的项目可行性研究。1982年,中国投资银行发布《工业贷款项目评估手册》,*次将费用效益分析方法应用于项目评价。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项目经济评价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发布《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指出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对于特别重大的建设项目还应进行区域经济和社会经济影响分析的国民经济评价,在经济评价时要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评价以动态为主(徐金泉,2006;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计划部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在此基础上,各行业均发布了本行业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规范性文件,如2011年国家能源局发布《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DL/T5411—2010),其中对区域经济和社会经济影响分析做了重点阐述,提出了包括总量指标、结构指标、社会与环境指标、国力适应性指标等指标体系(陈茂华,2009;卢明银和袁赛赛,2007)。
3.项目经济评价的主要视角
经济评价通常以项目为对象,对其投资经济效益开展评价。传统意义上的经济评价是指项目的投资效益分析,包括从企业视角的财务评价和从整个国民经济视角的国民经济评价。前者突出企业盈利分析,后者突出国民经济盈利分析。
财务评价从企业视角出发,按现行的产品价格及企业的基准收益率进行计算、分析被评价项目的投资经济效果,一般采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李志学,2010;杨惠贤,2016)。除了考察项目盈利能力外,项目财务评价通常还考察项目的产出效率、运营效率、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此外,财务评价还涉及盈亏平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以及风险分析等。其中,盈亏平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分别寻求项目的盈亏平衡点和敏感性参数;风险分析侧重分析对经济效益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通过风险因素识别、评估与分析,形成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
国民经济评价主要适用于涉及整个国民经济的重大项目和严重影响国计民生的项目,也包括对稀缺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项目,重要的进出口(或替代进出口)项目等(李志学,2007;卢明银和袁赛赛,2007)。借助影子价格、影子汇率、社会折现率等参数,考察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净现值、经济净现值率、经济换汇成本、经济节汇成本等,形成国民经济评价结论。
社会评价是指运用社会价格及社会评价指标对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