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由华为公司质量与流程IT团队官方出品,从认知、理念、转型框架、规划和落地方法、业务重构、平台构建等多个维度全面总结和阐述了华为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历程、方法和实践,能为准备开展或正在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提供系统、全面的参考。
全书共13章,内容从逻辑上分为四个部分。
第1部分 认知篇(第1~2章)
首先从华为的视角总结了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应有的共识,以及从战略角度阐述了华为为何推行数字化转型;然后给出了华为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框架(方法论),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的方法,帮助读者在厘清华为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整体脉络的同时,能快速对自身的数字化水平进行自检。
第二部分 方法篇(第3~5章)
讲解了华为数字化转型的理念和方法,覆盖从变革规划、变革项目实施到IT产品实现的全部过程。
第三部分实践篇(第6~10章)
介绍了华为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进行业务运作模式重构,以提升业务运作和管理效率、改善客户体验,通过华为在业务作业、客户交易、业务运营、数字化办公等4个典型数字化场景的实践进行全面复盘。
第四部分平台篇(第11~13章)
总结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统一构建的3大平台能力,即统一的数据底座、云化数字平台、变革治理体系,详细讲解了这3大平台能力的构建思路和完整内容。
精彩书评
这本书凝炼了华为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和实践,是这个混沌、纷乱、焦虑时代的“盗火者”之作。
——门欣 中国一汽体系数字化部
对企业的掌舵人来说,今天的数字化转型是不断拍打着我们神经的浪潮,是清晰的趋势,更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我很高兴看到华为公司把自己的数字化转型的理念、方法和实践付梓成书。成功是可以被模仿的,但你模仿的,必须是成功者的行动。这本书提供的正是成功者的见解、经验和路径。
——涂子沛 大数据思想家、科技作家
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江苏省财政厅通过和华为公司在数字化转型项目的深度合作,开展了财政全域业务流程的梳理再造和系统重构,从源头推动数据的全量化汇聚、标准化治理、场景化开发,实现了由传统流程化支撑向数据资源价值发挥的变革,为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实现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本书是华为公司多年数字化实践的系统总结和理论概括,对政企行业提升数字化转型认知,把握技术方向和实施路径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张骏 江苏省财政厅财政信息管理中心主任
根据我们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调研结果,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大困难是人才匮乏和方法论缺失,在这个背景下,《华为数字化转型之道》可以说是及时雨。华为企业架构与变革管理部在《华为数据之道》基础上推出的这本新书,从理念、方法、实践和能力四部分,对华为的数字化转型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提炼和整合。其中,大量的分析框架和变革方法均源自华为多年的探索与试错,特别是组织变革方法论、数字化技术融合赋能具体业务和平台化管理等内容。这本书的内容扎实、具体、实用,是我国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必备参考书。
——董小英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随着5G、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数字化”,如今已像100多年前的“电”一样,融入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在驱动新经济形态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未来30年,人类社会必将走进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的数字新纪元。
数字化的愿景是通过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构建与物理世界共生共荣的数字世界,实现人类社会的智能升级。数据实现由过去的少量个体到全方位覆盖、由事后记录到实时感知、由只看结果到关注过程,从量变到质变的过渡,成为数字时代的生产要素;对广泛联接的数据进行汇聚、建模,就能对物理世界进行更加精准的刻画,构建出全新的数字世界。在数字世界中,从社会发展、城市治理到企业运营,人类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以极低成本、极快速度进行持续的分析、预测、仿真和迭代调优,彻底释放自己在物理世界中的潜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未来“活下来”的企业绝大多数都将是数字化企业。我们注意到,今天一些领先的数字化企业已经通过数字世界的快速感知、准确预测和模拟仿真等特点,大幅提升了自己在客户体验、创新、成本方面的能力,在竞争中占据了绝对优势。未来,企业间竞争的要素将不仅仅是资本、人才,更是企业的数字化能力,企业掌握的数据量、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度将是它的制胜之道。现在我们经常听到“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这样的提法,随着一些有意识的传统企业引入数字技术,重构自己在客户关系、研发、供应等诸多方面的核心能力,我认为未来将不会再有这样的区分,绝大多数“活下来”的企业都将是数字化企业。因为只有它们能有意识地抢占先机,更好地面对未来全球化的竞争。
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不是赶时髦,而是一场触及企业文化、业务模式、责任和权利体系的深刻变革。其难点不只在于引入数字技术,更在于如何让自身复杂的业务场景与数字技术真正融合,在于如何构建变革的领导力,改变企业的组织、流程与广大员工的意识和行为。企业家在这场变革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既要敏锐感知到数字化带来的变化,适时投入资源启动变革,也要制定数字化转型战略并与公司整体业务战略进行互锁,在企业内形成共识,更要认识到变革中存在的现实障碍,有策略地消除变革阻力,为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
埃尔金顿教授在1997年提出了“三重底线”的概念,综合考虑了经济、社会和环境贡献的价值平衡。时至今日,“三重底线”仍然是包括华为在内的大多数企业参考的原则。华为希望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和自身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总结,为众多企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数字动力,与大家一起共同完成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让商业更智能,让社会更包容,让生活更美好,为社区繁荣、国家安定、人类宜居贡献力量。
——郭平 华为轮值董事长、变革指导委员会主任
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全球各行各业热门的话题之一,它不仅能为企业的传统
目录
前言/序言
为何写作本书
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供应商,华为从2016年开始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公司变革的唯一主题,全面推行数字化已有5年多时间。华为通过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持续提升了公司的管理和运营能力。
和很多企业一样,华为的变革也经历了传统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华为在开展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数字化有别于传统信息化,前者在后者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云、AI等数字技术,把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同时打破物理与数字空间的界限,以全量全要素的联接和实时反馈为基础,围绕快速变化的客户需求进行业务模式重构和创新。可以说,数字化转型是一场全新的变革,需要有一套新的方法和理论体系,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持续完善和发展。
写作本书,一方面是为了对华为近些年开展的数字化转型工作进行系统性的梳理,总结出其中的方法和案例,为公司各业务领域后续开展的数字化变革项目提供输入;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本书,向正在开展或准备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广大企业分享华为的实践和经验,给大家在转型过程中涉及的规划和顶层设计、项目实施、IT产品建设和持续运营等各个环节带来启发和帮助。
本书主要内容
本书共13章,内容从逻辑上可以分为如下四篇。
认知篇(第1章和第2章)
第1章从华为的视角明确了数字时代的一些共识,即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的战略选择,同时也是企业的一场全新变革,为此企业需要主导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并实现5个转变。
第2章给出了华为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框架,有助于读者了解华为开展数字化工作的整体脉络。同时,提供了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评估的18个问题,能帮助企业快速自检,了解企业当前的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水平。
方法篇(第3~5章)
该篇介绍了华为数字化转型的理念和方法,覆盖从变革规划、变革项目实施到IT实现和持续迭代的全部过程。
第3章给出了变革规划的方法,首先讲解了如何通过描绘愿景来畅想数字化转型将取得的成就,以及如何设计出架构蓝图对愿景进行系统性诠释,然后介绍了如何通过规划一系列的变革项目来承接愿景的实现。
第4章明确了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用变革的方法和项目的方式来确保规划蓝图的有效落地。
第5章讲述了如何组建业务和IT一体化产品团队,在IT产品中引入服务化架构和方法,并做好IT产品规划、建设到运营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支撑业务持续优化。
实践篇(第6~10章)
该篇介绍了华为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进行业务运作模式重构,以提升业务运作和管理效率、改善客户体验,并对华为在业务作业、客户交易、业务运营、数字化办公等4个典型场景的实践进行了全面复盘。
第6章先从理念上探讨了业务重构的几种方式,并介绍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如何以对象数字化、过程数字化、规则数字化等3个数字化为基础,通过业务架构设计方法精准找到合适的场景来开展业务运作模式重构。
第7章以华为数字化供应链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数字化作业”消除企业内部运作的“高能耗点”,以重构业务作业模式。
第8章以To B客户交易流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数字化交易”让华为与客户做生意简单、高效、便捷。
第9章以华为数字化运营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业务运营模式的转变,达到简化管理、优化运营的目的,使决策指挥更精准、更高效。
第10章以华为数字化办公为例,介绍了如何通过数字技术,构建全方位的连接和高效的团队协同能力。
平台篇(第11~13章)
该篇总结了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统一构建的三大平台能力。
第11章给出了华为数据底座的整体框架和构建策略,分别介绍了数据湖和数据主题联接的建设实践,并提出了通过数据服务来促进数据消费。
第12章介绍了如何构建云化数字平台来承载数字化转型所需的云计算、大数据、AI、IoT等数字技术,支撑业务应用现代化。
第13章介绍了华为的重量级变革治理体系,以此来构建数字化领导力,为有效推进变革提供基础保障。
本书读者对象
企业管理者,包括CEO、COO、CIO、CDO等。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规划师和设计师。
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的领导者、设计者和实施者。
流程与IT从业人员:业务架构师、数据架构师、数据分析师、应用架构师、技术架构师等。
致谢
本书的主要作者有熊康、孙昶、罗祠璋、蒋艳华、马运(MA YUN)、姬琼、陈志、杜浩、韩丽、钱亚东、吴茂。参与写作的还有陈世卿、马明、缪来春、郭强、陈宪刚、王慧、苏雨芹等。各位作者都亲历了华为前期的数字化转型工作。
在此感谢郭平、陶景文、赵启刚、苏宝华等领导一直以来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也感谢涂子沛、董小英、杨福川、李勇、郭建新、时培松